●清 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需求增高,再加上当代人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年轻的白领不同程度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需要进行调整;再则,生病就医去医院费时费钱,大多数人希望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预防疾病。这些都促使养生类书籍持续热销。从《从头到脚说健康》、《黄帝内经》、《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等依托中医而写的健康养生书籍,长期占据中国各类图书排行榜前列,到新近出版的《不生病的慢老生活》、《五代中医救命养生帖》、《怎么吃,也毒不了我》等主张“中医养生”和“饮食营养”的书籍一出版,就引起广泛关注的情况来看,足以看到这些养生书籍已成为民众养生的“宝书”。
我们切不可被这种假象迷惑,误以为中医的黄金时代来临。其实,这背后有许多无奈。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人们的健康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反而一些疾病发病率大大提高,新的健康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原来大家都主要依赖西医,但事实上很多病西医都束手无策。于是大家开始转变方向,求书、求中医、求本源,这其实是因为外求出现了困境,只好向内求自身,回归到生命本体的诉求。从更宏观更深远的层面来看,这股热潮也许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中医关注生命,重视对生命的解读,强调每个人都要关心自我修为,包括身体和心灵,而其中身体的修养是本,这是做其他事情的基础。很多人就是通过自己身体状况的改善慢慢接受了中医,同时也逐渐认识到中医的价值。这也是中医养生书为什么热销、畅销的原因。
20世纪后半叶后,人类的平均寿命预期延长了20年。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人类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面对多病的衰老过程。延缓衰老健康地活着,享受高质量生命,就得从年轻时开始保养自己。《不生病的慢老生活》一书,旨在为普通读者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该书以“身体老化速度比想象的还快”这个新概念为切入点,集中在饮食、药物使用、有氧运动、身心调理等重要方面提醒大家抗衰防老根据不同年龄做预防保健工作。让每个看完此书的读者,都能轻松享受不生病的健康生活。而主张“医食同疗”的理念的《五代中医救命养生帖》一书,甚至很少讲药,它更像一名老师,在指导你的生活。它教会读者把最常见的药材和食材进行正确搭配,利用一日三餐养生。对症饮食,就能强身健体不生病。《怎么吃,也毒不了我》一书则更直接,要让身体清爽,就是要阻挡毒素进入体内,如果进来了,赶快解掉,解掉之后赶紧排掉。
这些书的畅销,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不仅普及了医药常识,也让人们学会用医药的办法预防疾病、健康身体。但具体到个人的养生方面,我们仍需仔细斟酌,因为很多养生之道是因人而异的,一本书上的观点不可能适用每一个人,完全照搬书籍并不可取,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健康状况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千万不能盲从。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做到生活有规律,保持开阔的心胸,舒畅的心情。要学会碰到任何问题坦然处之,要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要真正理解“有所得必有所失”,知足常乐,把个人荣辱得失看淡一些,保持健康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不仅是疾病本身的问题,更能解决人的问题;不仅是身体的问题,更能解决心理的问题,才能进一步融会贯通,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