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

湖南日报
2010-07-30 09:34:56

   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10大教育改革试点包括: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

    ●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

    ●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 ●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综合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新华社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纲要》由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和实施组成,共22章、70条,约27000字。

   《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29日公布的《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

   《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9日公布的《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

    《纲要》还提出: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纲要》还将农村学前教育作为发展重点,要求“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29日公布的《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实现哪些目标?《纲要》首先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制度保证中小学生减负

   孩子的书包为何这么沉?面对家长日益高涨的减负呼声,29日公布的《纲要》将通过“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等方式,为中小学生减负。

   在具体操作上,《纲要》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纲要》也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改变“一考定终身”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29日公布的《纲要》指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实行中职教育免费制度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29日公布的《纲要》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纲要》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制定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30万人口以上的县拥有一所特教学校

   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这是29日公布的《纲要》为广大残疾儿童带去的希望。

   《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

    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

   《纲要》提出: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针对这些情况,《纲要》提出: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

    《纲要》也强调了校园安全的大环境,提出“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

    防范学校财务风险

    29日公布的《纲要)》提出:加强经费管理。防范学校财务风险。

   《纲要》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

   《纲要》提出: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纲要》提出: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严把教师入口关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纲要》提出:“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根据《纲要》,我国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针对广大教师普遍反映的职称评定问题,《纲要》明确: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纲要》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

   如何遏止“择校热”、“择校难”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课题。29日公布的《纲要》明确指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纲要》提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为此要采取的相关措施包括: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政府管得过宽、学校被管得过死”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29日公布的《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纲要》提出要“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