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钱科峰
4 2 8辆营运大客车,一年行驶3856万公里,消耗燃料总量为1885.2万升,比原计划节省了61.6万升,按6元一升的价值计算,一年来,仅燃料就节省了370万元。这个节能减排数据不是公司领导谱写的,而是绍兴运输大户绍兴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每位客车驾驶员用每一车公里的低油耗集体创造的,且看这些“节油精英”们是如何节油的——
全省“节油王”的独门绝技
今年45岁的张三祥是“绍汽集团”的公交车驾驶员,虽然进单位驾驶大客车只有7年时间,但总的驾龄已有18年了,多年的开车生涯使他总结出了一套节油的经验。据“绍汽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张三祥一直都是公司的节油冠军,别的驾驶员每月节油奖能拿到200元算是不错了,但他每月都能拿到700元左右的节油奖,同一条公交线上,每个司机每月行车8000公里左右,别人平均节油150升,而张三祥却能节油480升,这样的节能业绩令同事们望其项背。
去年8月,由省交通厅组织的全省交通行业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在杭州举办,张三祥作为“绍汽”当之无愧的“节油王”代表绍兴地区参加比赛,通过理论考和实践考,实在六名监督人员的监考下按规定路线驾驶40公里,张三祥以百车公里19升的油耗成绩名列榜首,获得全省“节油王”桂冠的张三祥因此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并在获得优胜奖。
同样的客车,同样的里程,同样的路况,节油差距却高达三倍,这其中拼的就是实力。那么张三祥是怎样做到超常节油的呢?据了解,这主要来自良好的开车习惯和精细的车辆维护,张三祥在多年驾驶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节油操作法,即“一查二看三配合”和“十五字操作法”。一查就是查车辆技术状况安全性;二看就是看行人、非机动车动态;看道路和周围车辆,尽量避免急刹车;三配合就是运用油门、离合器、档位、变速器合理操作。安全行车十五字秘决即是:缓起步(轻踩油门、缓抬离合、缓慢加油);快进档(脚轻手快、加档及时、减档迅速);控转速(控制起步转速,控制换档转速,控制行车转速);匀速行(控制油门,确保经济车速);稳进站(进站提前减速,平稳避让,平稳滑行)。
在行驶途中,张三祥对车速与挂档也有研究,他经过实践得知,当大客车车速为40公里时,用五档比用四档可节油80%左右,用四档比用三档可节油70%左右,假如用二档,要比用四档多耗油50%左右,尽量贴近经济车速,就会减少耗油量。
全国劳模的“时速节油法”
王水木是绍兴市汽运集团公司的全国劳模,他驾车已有28年时间,其节油的水平可谓首屈一指。据统计,王水木近十年来节油已逾30多万元。
王水木节油有什么诀窍呢?据王水木说,现在客车大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就是节油的关键因素。王水木为验证自己的节油技术,在跑绍兴到宁波的路上多次试验,发现大客车以92公里的时速匀速行驶是节油的最佳状态,如果把车提速到98公里的时速,油耗就明显上去了,而行车时间几乎没多大体现。前些年,王水木以92公里的平均时速在杭甬线上跑了一年,粗略一算,居然节约燃油约9000升,而且轮胎因为少使刹车也延长了寿命,四只后轮足足才驶了45万公里才“退役”。后来,这个“王水木节油法”在“绍汽”进行了推广,许多驾驶员一实践,发现效果还真不错。
当然,车辆机件维护也是节油的关键,王水木认为客车的轮胎气压、制动系统、水箱散热片、“三滤”等都与油耗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只对爱车护车,才能使汽车处于最佳节能状态。
节油新秀的低碳新践
大客车在山路上行驶20公里要耗多少油?绍兴市汽运集团的“节油高手”用事实作了回答:2.58升。在今年5月18日举行的绍汽集团大客驾驶员安全节油大赛中,该公司下属客运西站的驾驶员钱小平夺冠晋升为新“节油王”。
这次比赛地点设在新党校至平水的20公里山路上,比赛项目涉及油耗计量、行车平稳性以及是否超速等安全评判,限时26分钟,时差不得超过3分钟,燃油以电子秤计量,平稳性以溢水量计分。
钱小平是汽运集团的四星级驾驶员,目前驾驶绍兴至丽水班车,进入“汽运”25年来,他已安全行车165万公里,据西站领导介绍,钱小平在日常行车时的节油奖就比其他司机要多出许多。那么,钱小平是如何练出省油绝技的呢?据了解,他的经验就是“脚轻、手快、多滑”,“脚轻”就是要轻踩油门,无论是低档起步、平路行驶还是路陡冲坡,都不能踏死油门,要轻踏缓抬,这样做既能迅速提高发动机转速,又不多耗油,使发动机转速和车速相适应,避免了发动机油耗超支实际动力所需。“手快”就是换档动作要快,换档时机掌握准确,不用低挡猛冲,也不高档硬撑,动作上要采取不抬油门、手脚并动、快速换档同时进行的方法。“多滑”就是要充分利用车辆惯性并在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下,根据道路情况有机会就以滑行减速代替制动减速。
目前,经过机务会议的多次交流,“脚轻、手快、多滑”的节油经验已成为“绍汽”许多司机的共识。
用管理手段校正驾驶习惯
每天在路上行驶的营运大客车,司机的油门一松一紧,都对燃油成本产生着影响。那么,“绍汽”是如何培育这样优秀的“节油王”的呢?据了解,这完全得益于“绍汽”用正确的管理手段来校正驾驶习惯,培养了驾驶员的节能操作习惯。
在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紧迫的今天,绍兴市汽运集团早已把燃油指标考核作为节能减排活动的主要内容来抓,“绍汽”的油耗考核指标定得很科学合理,他们根据客车的理论油耗,结合行驶线路的里程与路况,综合多名驾驶员在一段时间以来的实际油耗,同时结合客车的旅客实载率与营收情况,并把季节因素与空调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得出每条线路上各种车型的用油指标,这样一算,去年该公司的客车平均百公里定额是23.5升。然后,“绍汽”用这个标准去确考核客车驾驶员的节能减排。
绍汽集团目前总的营运客货车辆有700余辆,年耗油达1600万升,燃油支出占了运输成本的30—35%。该公司安全机务部负责人打了个比方:如果公司的车辆按定额每年节约1%的燃油消耗,就可节约成本75万元左右;节约5%,就可以节约成本376万元。据介绍,该公司一些优秀的客车驾驶员的全年定额节油约在10—15%之间,可见司机会不会开车直接体现着营运成本的高下,更可见一年的节能减排是笔不小的费用。
“良好的驾驶习惯是节油的关键,而节油习惯的养成需要以正确的管理手段去规范。”绍兴市汽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甘祖德对以制度管理强化节油也有独到看法。他认为,驾驶员起步猛踩油门、靠站急刹车、高档位起步等习惯性做法都是不利于节油的,但有些驾驶员往往改不了这些习惯,因此需要用制度来规范。甘祖德说,公司目前的做法是降低油耗考核标准、提高节油奖惩比例,通过行政奖惩手段的调节来树立司机的节油意识,养分节油降耗的驾驶习惯。据了解,如果“绍汽”的驾驶员都能按照公司制定的低油耗标准来驾车,那么再下降5%的油耗是不成问题的,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除了加强制度管理强化节能减排外,目前“绍汽集团”正在与客车生产厂商联系探讨车载节油装置的研发。因为当前汽车技术的节油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且正处于一个相对停滞的阶段,节耗空间十分有限,但已有大客生产厂家在尝试研发汽车热管理辅助装置,一旦该产品研发成功,或将为客车的机械节油带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