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论文化产业的战略问题

人民网
2011-07-18 14:49:18

   所谓战略,是指决定全局的策略。文化产业有没有战略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有。而且这个战略,既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区域层面的,更可以是一个具体企业的。在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一定区别,也有着基本的相通点。笔者概括的文化产业7个战略问题,即是从这个基本的相通点出发,只是有些战略的提出,会主要针对相应的层面。可以这样说,不了解文化产业的特殊规律,不知道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已经遇到和将要遇到的种种客观现实问题,不研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加强战略意义上的指导,就不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品 牌 战 略

   在传统的战例中,无论进攻还是防御,抢占制高点非常重要。制高点一说,已经延伸到了文化、科技、传媒等各个领域。唐诗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度决定视野,也决定影响力。

   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对经营活动和企业而言,“高度”只是一个高高在上、堂而皇之、泛泛不实的概念,说得出但看不见、摸不着。这是误解。其实,“高度”二字,是一个有着十分具体内涵的概念,它可以化为十分具体实在的东西。就战略问题说,“高度”不仅真实实在,而且无处不在,大到一个国家的决策,小到一个企业的谋划和产品开发,都存在一个高度问题。品牌,就是企业的战略高度;一个品牌的成功,就是企业在市场上抢到的一个制高点。

   营销大师科特勒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获使自己的产品服务有别于竞争者。”这个定义不免过于简单,涵盖不全。严格地说,品牌绝非一个名字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竞争者。品牌凝结着企业和经营者清晰的目标指向、商业竞争中的人文精神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品牌的形成,靠的是培育精神和培育时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中间,企业和经营者的知识、眼力、人文底蕴甚至坚守精神都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

   品牌,又具有一般产品和服务不具有的超越消费地域性、局限性和缩短市场培育时间的优势,它在消费人群中享有的认可度、信誉度,以及附着在它身上的高附加值特征,都使它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和市场高回报率。超越局限性方面的突出例子如星巴克连锁店,据创始人说,在当初准备进入日本市场时,许多星巴克高层人士并不看好,原因是日本人没有这种消费习惯。结果如何呢?在日本的第一间店开业当天,店门口就排起了人龙。高附加值方面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不用说奔驰汽车价格是一般汽车的5倍,一个小小的女性名牌手提包,价格也要高出同类一般产品的10倍。

   品牌决定了消费,也决定了企业的扩张力。这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但很多人看不到品牌中包涵的诸多因素,不了解在一般产品、服务和品牌中间有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它不仅考核着经营者的智慧,也考核着经营者的毅力,考核着他在完成这个过程上的全局操控能力和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的整合能力。如果将品牌当做企业或产品的战略定位,构成这个战略定位的一系列要件,特别是关键部位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实在是不能忽视的。

   文化产业缺乏品牌的原因固然有多种,最主要的还是企业的主要决策者没有把关系企业成败的核心问题放在自己应当最关心、也最用心的位置。他们往往不停地忙企业的发展、扩张,却在最重要的问题和环节——品牌经营上用心不够,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决策者缺乏辩证眼光,不明白事物的大小、多少、强弱之间可能随时互相转化,不懂得哪些应当放弃,哪些必须坚持,看不到即使再小的产品生产和服务,一旦形成品牌都会在市场上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很快可以聚少为多、积小变大、转弱为强的事实。战争中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与产业领域是一样的。忙着10件产品的开发,莫如一个品牌的诞生。10个对企业发展或成长不构成关键的成绩,不如一个使企业能跨进新领域,迎来重要转机的成绩。

   当然,这就要求企业的决策者,本身不仅具有辨别主要、次要问题和主要、次要方向的能力,还具有对主要问题和主要方向实施领导的能力。具体到品牌问题上,就是要求熟知品牌的特性和具有对品牌的操作驾驭能力。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几乎是天生有着对品牌追逐兴趣的人。

   很多人都说,中国鲜有发达国家的富可敌国的跨国集团公司,所以经济领域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整合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为什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鲜有国际品牌。跨国公司的成因很多,能以品牌冲进国际市场,纵横捭阖、驰骋商场,是跨国公司据以成就大业的主要基础。而许多品牌正是经历长时间打磨,经过多少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换来的结果,是凝结了许许多多创业者、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反馈人员艰难曲折奋斗的心血之作。

   品牌,是我们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的象征,是我们文化产品走进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参与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竞争的上上之策。

   创新,其实就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源于个性化基础的思维特征。它不以现有的一切认识成果为局限,表现出人对对象世界的不断求知和探索,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而将这种精神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求新求变,“出新制胜”就是企业的一种战略。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在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提供上,这一点特别明显。

   创新有多方面含义,包括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渠道创新等等。其中,技术创新应该是企业和产业最重要的创新,是企业和产业进步的主要动力源。

   人们通常这样认为,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人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和掌握、改变自己命运的历史。而推动这种改变的重要因素,每每在于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新成果。文化艺术领域也一样,没有电影放映技术的发明,就不会有现代电影业。同样,没有互联网,也不会有网络文化产品服务。有声电影之胜于无声电影,彩色电影之胜于黑白电影,宽银幕之胜于普通银幕,就是由于电影在技术领域的突破。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又是什么,谁是它的推手?那就是人的需要和愿望。人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才产生不断探索和创造适应自然、社会的新的生存方式的动机。现代生产区别于过去的很大不同点,就是为人的消费而生产,消费决定了生产。既然如此,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愿望就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创新,正是为了不断满足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消费者的需要和愿望,最好它走多远你也能走多远,它达到什么程度你也能达到什么程度,它分出多少层次你也能满足多少层次。任何一种创新,以市场学的原理看,实际就是市场细分,不断往前、往宽、往深,是一个三维体系。因此,技术创新并不能就因此代替其他创新。比如,同是在宽银幕的情况下,电影的作品题材、内容是否新颖,是否对观众有吸引力,就会是票房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文化产业领域,我们经常听到“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两种说法。其实这没有绝对的答案。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是“内容为王”,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就有可能是“渠道为王”。而当技术或形式显得十分重要时,“技术为王”或者“形式为王”一样可以成为现实。所以,技术创新之外,内容、形式、渠道创新,都很重要。而且很多时候,正是内容、形式和渠道的不断创新积累到一定时候,产生了推动技术创新的要求。

   比如产品的创意设计,一些人仅仅把它理解为产品的外观形式或实用性求新,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一件好的、有创意的产品设计,即使看上去只是外观和实用的一种求新设想,它里面包含的可能却是对科学技术攻关进步的要求。创意设计,经常是科学技术发生革命和进步的诱因。纵观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史,包括蒸汽机、飞机、潜艇在内,哪一件不是源于最初的一个富有想象性的设计呢?虽然想象归想象,把想象变成现实要有许多条件,包括人类的科学认识水平、技术工具和现实能力等;完成想象到现实的过渡,需要艰难的努力,有时甚至是漫长的过程。但想象之重要,是因为它毕竟迈出了最初的一步。在这个意义上说,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的灵魂。想象往往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是求新求变的信号。企业要不断发展,就必须始终保持充满想象性的活力。

   对文化企业来说,创新是一个很大范畴,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人为地将其局限在某个特定领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文化企业,如果能率先在技术、内容、形式和渠道任何一个领域取得创新成果,那么,这个企业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有些还可能是行业的话语权。

   将创新提升到文化产业战略层面的另一个原因,是保护创新的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的产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财富是产业发展的基本因素,如果不下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无法有效保护创新,推动创新就会是一句空话。因此,创新不仅是企业的战略,更是国家的战略。

    重点带动战略

    这是最易于理解的战略,因为没有重点,就没有一般,这是我们做任何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

   在战争中要取得胜利,需要有若干个能在决定战争全局的关键性区域或重要方向上的胜利。而在具体的一场战斗中,则需要能在某个关键性部位取得突破。在这里,关键性区域、重要方向上的胜利和关键性部位的突破,就是对战争和战斗全局胜利能发生带动性作用的因素,它可以使战争和战斗能迅速朝有利于己的方向转变,其效果有时甚至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式的。在哲学上,这就是善于抓主要矛盾或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文化产业的重点带动战略,表现在一个国家,主要是指以若干重要城市或区域为依托,实行产业的整体推动战略。当然,有时它也会指国家在一些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实施重点推动,以此带动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但是,后者最终也还要以某些城市或某些区域以至于某些企业来体现。

   以此类推,表现在一个省区层面,就是以若干主要城市或某个重要区域为依托,实行产业的整体推动战略。有时,也会是指在某些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实施重点推动,以此带动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而表现在一个更小的区域或一个具体的企业,就是以某个重要项目或关键环节为主实施突破的战略。

   在战争中,不善于组织重点战役,平均使用兵力,或者进攻中全线推进,或者防御中分兵把守,这种打法是最愚蠢的打法。同样,在其他工作中,不懂得把握重点,不努力在某个方面取得成效,只一味停留在一般号召或面上推动,那是最平庸的做法。

   但是,仅懂得重点带动的重要性是不是就够了呢?显然也不是。它还要求懂得重点用力的方法。军事上,就叫做懂得如何“集中优势兵力”;产业上,要集中优势资源、人才和资金等条件。因为如果不给予这些优势条件,重点就并不构成重点。在重点带动战略上,懂得抓重点方向和在重点方向上重点用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现在很多地方发展文化产业,都犯了不注重重点方向重点用力的毛病,通俗讲,就是不得要领。很多地方和部门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或资金政策使用上,都存在着只照顾面上,而不注重重点的问题,特别是在资金支持上,有的地方采用的是“撒胡椒面”做法,到处给一点,每人分一杯羹,其结果必然是“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都不见”,得不到好的效果。虽然有的地方也建立了评估、跟踪制度,但使用方法本身不对,评估、跟踪又会期望得到怎样的好效果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须知,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只有那些既善于找到重点方向,又懂得如何在重点方向上重点用力的地方,才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例如,广西兴安县原来是自治区内比较贫穷的县,若干年前,他们在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突破点的时候,根据秦始皇发兵岭南时,所建灵渠正好穿过本县的历史事实,做出了恢复灵渠故道及周边环境的市政建设战略决策,并集中了几亿资金进行规划和投资建设,只短短几年,就使该县在古镇历史风貌恢复成效上超过了云南丽江的大研镇,从而大大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业,成为扭转经济贫困局面的转折点,兴安县也因此一跃而升为广西境内经济较好的县域之一。

   在兴安县的案例中,假设当初他们确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不是选择在以古镇恢复建设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业上,或者虽然选择了这个正确方向,但规划起点不高、魄力不够、建设资金不充足,就都有可能达不到后来的理想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完全失败。兴安县的成功启发我们,多头进发、什么都想要是方向感不强的表现,其结果可能是什么都要不到。而有了正确的方向后,不能集中力量“抓纲”,纲不举,目不张,则同样一事无成。

    人才战略

   人才对于战争,对于国家治理,对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古代甚至有得一重要人才而弱国崛起、称霸天下的历史。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之于吴国,范蠡之于越国,管仲之于齐国,商鞅之于秦国;楚汉之争时的张良之于汉;三国时的诸葛亮之于蜀等等,俯拾皆是。

   人才的相对不足几乎是我们很多事业和产业都存在的问题。这和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而国民素质整体相对不高,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特别强调文化产业的人才问题,则有着不同于其他事业和产业的特殊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不长、人才积累不足,特别是高端人才和那些既懂得文化艺术一般规律,又熟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大量需要的恰恰正是这两者都比较在行的人。

   然而,一旦强调人才战略,很多地方或很多人,立即想到和计划要做的,无非是加大人才吸收和引进力度,即用各种优惠条件(包括奖励)千方百计延揽人才。其次,便是强调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这样做对不对?当然对。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办法并不是造就人才队伍的唯一办法,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方法。

   那么,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那就是造就人才可以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土壤。再具体一些说,就是提供人才干事的舞台和营造人才干事的环境。

   我们只要留心历史上那些人才辈出、事业辉煌的时期,就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人才的出现往往有一个聚集、扎堆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往往会以社会历史演进的中心区域或旗帜性人物的产生为转移。例如我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和曾国藩集团的人才群,与两广、湖湘地区及洪秀全、曾国藩个人有密切关系;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人才群和共产党早期形成的政治军事人才群,又与中国南方的一些特殊省份及孙中山、毛泽东个人有密切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是当时社会历史演进的主要事件和这些事件中的核心人物,造成了推进社会发生重要变化、转折的大批人才得以形成与聚集。在这个形成和聚集过程中,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原本不一定受教育程度很高或在政治、军事领域很有造诣。比如洪秀全并没读过多少书,曾国藩原本是个文臣,孙中山早期学医,毛泽东只是一介书生,等等。那么,造就他们的因素是什么呢?很清楚,是社会活动的舞台和空间,是人才成长需要的互相影响、互为作用,是人才的生态链。这个历史的、内在的规律告诉我们,社会活动舞台的大小才是吸引、造就、培养、聚集人才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文化产业的人才战略最重要的是,领导这个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和人员,必须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勇气和才华,要能够制定步骤清晰、有战略眼光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具有实际上的组织能力。这样,就会营造出干大事业的环境和空间,提供了一个能吸引人才到此处释放和证明自己能量的大舞台。造就人才队伍强大的最主要因素,不在别处,正在于此。所谓“人往高处站,水往低处流”和“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就是这个道理。而做不到这一点,一个地方即使出台更多优惠办法,将吸引人才的条件定得再高,可能也只会收一时之效,最终于事无补。

   往深一点说,一个地方如果是有远大目标,是干大事业的,也就会特别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会特别爱惜人才和倚重人才,给人才破土而出和成长、发挥作用提供最好的环境。比如不会愚蠢到只以学历、身份、职务职称等级因素等条件衡量人,而主要以才华和实际能力作为取人、用人标准;不会因人才的一时错误和事业受挫而动辄上纲上线将人看死;更不会忌讳人才,排斥人才。

   由此论及人才培养,应当说,最主要的办法也不是靠脱产培训,而是通过在事业实践中锻炼,在产业的大仗、硬仗中磨砺成长,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这才是我们实施人才战略的主要方法。

   人才的重要性,简单到可以这样概括:有了人才,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人才,一切将是空谈。那种认为可以靠“花钱买人才”的想法是片面的;而那种认为仅仅只靠“借脑”,就可以照样有好效果的想法,也过于简单。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方也好,它在事业或产业上的发达,最终需要以人才的高度聚集和大量产生为表现特征,而一个事业机构或企业的成功,也必须靠若干重要人才的支撑。文化产业也不例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