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对话节目:需要热烈交锋 更需理性解读

人民网
2011-07-27 15:56:16

   “很多新闻访谈和对话节目,当事人双方一亮相就莫名火大,主持人、点评嘉宾火更大,一个个口才都很好,不需要热身就开始多方辩论。节目看上去火爆好看,最终却没有太多的信息量,甚至说不清究竟是非在哪里。”新闻评论和访谈节目时常上演的“火爆秀”,让电视新闻评论充满了微博围观式的娱乐感。有人认为,呈现观点碰撞的微博式电视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出路;也有人持完全不同意见,认为娱乐化是一个大陷阱,最终将逼死新闻节目。在呈现价值观和利益冲突时,需要热烈交锋更需冷静思考。电视新闻不能仅供围观,毕竟发牢骚简单,难的是给出思考的方向,或者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合理吗”;“高速公路拦车救狗,该不该”;“业委会维权有多难”。这些在网络上被热议的选题,走进各类新闻评论或对话节目的演播室,成为当事人、嘉宾讨论的话题,已是常见之事。像最近的“听证会最牛群众演员”等网络话题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访谈节目的重要“消息源”,网络强调的“质疑”、“信息量”、“观点交锋”,也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网络话题时经常采用的风格。

   “有人说‘有网络气息’是对一份报纸的褒扬。而现在很多电视新闻访谈对话,也有了‘微博气息’。”媒体人陈朝华表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信息优势,已经被互联网消解。解读信息,从信息中发掘价值,“从新闻中制造新闻”获得再次传播的机会,已经成为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共识。不过,发掘新闻事件价值最直接的评论和对话节目,很多却在收视率竞争中成为微博围观的翻版。

   为增加视听效果,有的节目选择“情绪亢奋”型嘉宾,甚至让主持人标榜“愤怒风格”,有的节目则配以煽情的音乐。新闻访谈节目的演播室,很多时候更像一个晒“火爆”的秀场。一档讲述打工者的新闻访谈节目,就在新闻当事人讲述打工经历时,配上了“悲凉”的音乐,将质疑的情绪直接打压,并转成“悲情”。而在另一档节目中,就因为照片中一位老人在街头卖菜,她的子女就被“观众代表”斥为“不孝”,而实际上老人卖菜只是因为“好这口”,人家家和子孝。

   “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价值观和利益诉求需要对话,也需要辩论,但是电视访谈和对话节目,不能演化为内容大于形式的辩论赛。”网络媒体人刘春表示,很多电视新闻在解读时,并不看谁的观点有道理,而是看谁的“情绪”、“气势”能压倒对方。这种情绪集体化的翻版微博围观,往往会曲解新闻价值,甚至出现反效果。

   “微博时代改变了我们的新闻消费方式,碎片化、流言化的消费态势,需要传统媒体人去做更多的求证和解读工作。”传媒人丁曦林表示,涉及公共话题的新闻容易引发各方情绪波动,如何克服节目形式上的火爆,给出理性的解读,创造宽容理解的空间,是电视新闻不能推卸的社会责任。

   一则在3天之内评论转向180度的新闻,成为传统媒体借网络话题,最终超越网络情绪的典型案例:市民胡丽天因为7年参加19次听证会,最初在微博亮相时,被网民戏称为“最牛群众演员”。但是经过报纸、广播、电视的深度采访之后,胡丽天被证明并非相关听证会参与方的“托”,而是一个热心参与公共事务、完全通过正常渠道成为代表的市民。随后微博围观的评论也集体从批评质疑,倒向反思。网民对胡丽天的称呼,也从“老妇”、“老太”,转变为“退休市民”,以及成都方言“婆婆”。简单的称呼就能看出公众参与讨论态度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不仅更加接近新闻事件的事实,同时也暗合了主流价值观。

   “新闻评论和对话的特长不在表演,而是给受众更多有思想的观点。娱乐节目不能成为新闻的走向。”媒体评论人杨锦麟称,尽管电视节目需要收视率,但是新闻节目考量消费功能的前提,是媒体责任和社会价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新闻评论和对话节目,不能只是一个秀火气、出怨气的平台。”新闻评论人骆新表示,当事人参与新闻评论,是为了达成对话,最终寻求真理并非斗争。同时电视人也不能单纯强调呈现,而不注重效果,忽略对话中的价值导向。“要围观更要知道为什么围观。只有情绪的宣泄,少的是建设性的思考,浅尝辄止的结果是让观众被迫‘打酱油’。”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