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谈《守望天山》 小制作电影颂扬人间大爱

人民网
2011-07-29 10:16:11

图为《守望天山》剧照

6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在众多的国产影片中挑选了28部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影片。《守望天山》是其中的一部。和投资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大制作相比,根据一名复员老兵为班长和168名烈士义务守墓25年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守望天山》只能算是描写小人物的小制作。然而,它却是一部能够让人流泪的优秀作品。本片总策划、总制片人赵鹏谈起这部电影,如同描述自家儿子的成长过程,兴奋中夹杂着些许苦涩……

   “《守望天山》的最初创意诞生于某个冬日的凌晨。”2月下旬,已经获得了几个文学大奖的党益民从陕西关中渭南探亲回京,掏出一本书送给赵鹏,书名就叫《守望天山》。“开本不大,装潢和设计都很一般。但书上的那条红腰带吸引了我,尤其是它上面的13个大字非常抢眼:一部能让全中国为之感动、流泪的作品。直觉告诉我此书不可小看。于是,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我用了8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1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我躺着看、坐着看、站着看、在屋里转着看,情绪随着书的情节起伏。说是看还不如说是用心去念、去感受。很多章节使我不能连续读下去,我哽咽着,浑身一阵阵发热,泪水从眼角流淌滴在书上。忽然之间我决定把陈俊贵搬上银幕。”

   《守望天山》要给大家讲述的其实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但它折射出的精神理念却是伟大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响应毛主席“搞活天山”的号召,打通天山南北通道,我军的一支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著名的天山独库公路。

   《守望天山》也是一部军事题材影片。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宏伟壮观的战争场面,然而它娓娓道来的却是一个退伍老兵几十年如一日的感恩故事。主人公陈俊贵的银幕形象不应是往日的“高大全”,也不能把他“公式化”。他应该是一个集北方汉子的忠厚、一个军人无比纯洁的战友深情和一个老兵知恩图报、诚实守信品德的“天山之神”的光辉写照。在陈俊贵的身上,人们可以找到当年长眠在雪山上那些解放军官兵的身影。他叫陈俊贵也叫郑林书或者叫罗强,他是抽象概念下的英雄,是那些虽然长眠于地下但灵魂却永远站立着的168个英烈的化身。他把一个单调的日复一日的守候转化为扣人心弦和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除了原著素材中那些感人的细节,还要求电影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再创作。

   赵鹏感言,横贯天山南北的独库公路,是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用青春、热血与生命筑造的奇迹之路。它的建成,对于巩固西线国防、繁荣新疆经济建设、增强各民族团结、改善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本片主人公原型陈俊贵二十五年如一日,守望的不仅是168位长眠在天山脚下烈士的英灵,还有那些年轻战友们舍生忘死、为祖国捐躯的崇高时代精神。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