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为何会衰落? 成也编剧,败也编剧

人民网
2011-08-01 14:09:08

   韩剧为何能火遍亚洲?很多人都知道,其中有四大原因———国家政策扶持,导演拍摄手法唯美,演员表演功底过硬,编剧写作手法细腻……

   那么,韩剧为何会衰落?韩国影视剧无论是国内政策宽松度还是海外营销手法都逐年进步,导演后备力量也日益充足,演员更不用说———一方面,整形业发达的韩国不愁俊男靓女;另一方面,竞争激烈的韩国影视圈不缺给力的演员,面对剧情毫无逻辑、桥段狗血得让人匪夷所思的剧本,他们依旧“要哭哭,要笑笑”、眼泪一秒之内就能决堤,肝肠寸断哭断气的女主角被拉上急救车的场景,在韩国片场并不少见。谁也无法否认,那种“琼瑶附体”的精神是其他很多国家演员无法超越的。排除了前三项,韩流冷却的症结还是出在“本子”上。

   在韩国,电视剧编剧绝大多数是“家庭主妇”,她们对生活有着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感情和更细腻的构思。虽然在韩国,编剧行当是一个收入差距非常大的职业,但打出名气的编剧,却享有至高的地位———一部作品成功,韩国观众最先表扬的就是编剧;而一部作品拍砸了,编剧也是首当其冲的挨骂者。与中国影视圈截然相反的是,韩国编剧比导演和明星更有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导演很不习惯跟韩国演员合作的原因之一———“饭桌上,他们居然先给编剧敬酒!”“片场调整细节,他们居然去问编剧!”……中国导演已经不止一次发出类似的抱怨。

   然而近些年,不少韩国编剧却在市场的冲击下日益力不从心,创作也已从“个人诉求”变成“商业行为”。韩国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一边拍摄一边播出,因此,一部电视剧拍到第4集,就可以拿到电视台播出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导演和编剧可以随时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剧情,这也让韩剧创作迅速“接了地气儿”。而近几年,电视台为了广告创收,对剧集创作的干涉日益加剧。比如,《新妓生传》初定50集,最初眼看收视不错,电视台临时加2集,编剧才手忙脚乱搬出“牛鬼蛇神”来结尾;前年刷新韩国收视纪录的《妻子的诱惑》,赚得盆满钵满的电视台也逼迫编剧加多20集,编剧不得不违背常理地将剧情重复、重复、再重复,以致最后被观众骂得体无完肤……难怪《妻子的诱惑》主演张瑞希发出了“商业利益毁了韩剧”的感叹,韩国金牌编剧金秀贤也直斥当下韩剧“就像由各种低俗素材组成的拌饭”。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