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文化自觉让深圳更具品位

人民网
2011-08-03 10:35:13

   著名学者费孝通主张每个民族都要通过文化自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既要坚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又要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和思维习惯,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文化自觉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有了文化自觉,我们才能博采众长,使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圳正是在这种文化自觉中逐渐改变人们对它的偏见,并成为一座市民充分享有文化权利的“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

    文化自觉 提升城市影响力

   深圳经济特区曾被视为“文化沙漠”,缺少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深圳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在刚过而立之年的今天就拥有了“全国文明城市”“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等等殊荣。深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初步彰显。

   早在2003年,深圳就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高品位国际化文化城市。继而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等文化创新理念。深圳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特别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取得的成就令全国瞩目。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开拓创新精神,深圳的文化投入不断增加,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创意层出不穷。尤其是为了适应深圳未来城市发展而提出的“两城一都一基地”(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动漫基地)建设,更赋予了深圳这座城市新的生命力。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每年11月是深圳的市民读书月,“阅读·进步·和谐”已成为读书月永恒的主题。深圳人均购书量已连续21年位居全国第一。

    文化自觉 体现在公共文化建设上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由于毗邻香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加之包容性,更使它成为中外文化交融之地,因而也激发了更多的文化自觉。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华夏艺术中心等标志性景观,彰显着深圳特区31年来文化设施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位于深圳中心的福田区更将最好的地段用于满足文化所需。自莲花山鸟瞰,市民中心、音乐厅、图书馆、少年宫、中心书城、广电中心、关山月美术馆等现代文化院落,以及正在兴建的深圳当代艺术馆构成了深圳开放文化的亮丽风景。而在深圳宝安新中心区,与前海接壤的最好位置,也将投资26亿元兴建文化艺术中心、演艺中心、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五大文化设施。在宝安区所属的10个街道,深圳也各投资1亿元,分别修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文化中心。

   文化自觉让城市规划具有前瞻性。如今,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国领先,文化场馆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特别是“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入选全国首批文化创新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深圳形成的“十分钟文化圈”和“一公里文化圈”,使城市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各级文化阵地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为“文化立市”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满足城市发展中的文化需求,令深圳更具文化魅力。

    文化自觉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衡量一座城市是否有幸福感,要看市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如何。深圳每年1万多场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实现了市民的文化权利。

   深圳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已形成品牌。从“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到“外来青工文体节”,从“文博会艺术节”到“创意十二月”,从“美丽星期天”到“戏聚星期六”,从“送戏下乡”到“室内周末音乐会”,从“广场文艺演出”到“艺术精品演出季”,既有适合普通老百姓的群众文化,也有提升鉴赏能力的高雅艺术。深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品牌活动,让这座多元化的移民城市更具文化品位,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充分滋养在文化的春雨中。

   “深圳十大观念”中有两个是:“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它们不仅体现了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自觉,也昭示着已过而立之年的深圳,将迈入一个更成熟、更理性的时代,把自身建成文化自立创新中心、区域文化中心以及国际文化名城。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当文化自觉也像水一般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定会变成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深圳得改革开放春风之先,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一个边陲小镇以及原宝安这样的传统农业县,已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大都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文化自觉造就了深圳今天的辉煌,为“文化立市”铺平了前进的道路,也必然为深圳未来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精彩。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