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出版 联系经济社会新形势

人民网
2011-08-12 09:25:03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怎么保持物价稳定、怎么解决分配不公、怎么解决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就业难、怎么解决看病难、怎么实现教育公平、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怎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八个问题,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撰写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有关问题作了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既分析了“怎么看”又阐明了“怎么办”,观点准确、说理透彻,文风清晰、通俗易懂。本报摘选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

    怎么保持物价稳定

    “涨”字牵动百姓心

    保供应: 增加供给稳物价

    增补贴: 雪中送炭惠民生

   2011年伊始,历时1个月的“汉语盘点2010”活动揭晓,“涨”字排名第一,获选年度国内字。人们选“涨”,主要表达了对物价上涨的强烈感受。

   物价既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又直接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是民众感受的“温度计”。可以说,物价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影响全局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揭示了一个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会上涨;供于大求,价格就会下降。只有保障商品的充足供应,价格稳定才有坚实基础。中央明确提出,稳定物价关键要扶持农业生产,坚决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千方百计确保农产品供应。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其次,完善储备吞吐;最后用好进出口调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个比较庞大的困难群体。化解物价上涨给百姓带来的影响,最迫切的就是为这个群体排忧解难,保障他们的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要做到及时发放补贴、提高救助标准、建立联动机制。

    怎么解决分配不公

    劳有所得 干有所值

    提高劳动报酬 劳有所得“鼓腰包”

    规范分配秩序 强化监管保公平

   收入分配是直接关系老百姓“钱袋子”的大事。“钱袋子”越鼓,人们生活越有保障;财富分得越公,人们越能心平气顺。对于当前存在的普遍劳动者收入偏低,不同地区、行业、群众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分配不公现象,人们反映强烈。在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解决分配不公问题,首先要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其次促工资增长,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提高工资收入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的主要途径;再者要抓农民增收,农民群体数量大、收入低,提高农民收入是促进分配公平的重点。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酬,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混乱,非法收入、“灰色收入”突出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分配公平。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就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对非法收入应坚决取缔、对“灰色收入”应大力规范、对垄断收入应严格调控、对高管薪酬应规范限制。

    怎么解决住房问题

    重拳抑房价 保障助安居

    “重药”降“虚火” 坚定不移控房价

    政策重落实 地方政府须尽责

   面对一路攀升的房价,党和政府及时“出拳”,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强力调控。应该说,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

   控房价必须施“重药”降“虚火”,坚定不移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把调控进行到底。目前最关键的,就是坚决贯彻落实好“新国八条”精神,努力巩固和扩大前一时期调控的成果,努力实现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的目标。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货币“闸门”要收紧、投机投资要“退烧”、有效供给要增加、市场监管要强化。

   中央明确提出,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各地方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稳控房价、加大住房保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认识到位。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工作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其次狠抓落实,解决住房问题,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要一抓到底,毫不放松;最后严格问责,责任是压力,也是动力。

    怎么解决就业难

    优先战略保民生

    就业政策“领航”: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自主创业“启航”:就业天地更宽广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采取多项措施。

   对于劳动者来说,能否找到工作,首先取决于岗位是否充足,岗位越多,就业的机会越多。要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政策是关键。只有指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才能为促进充分就业提供保障。

   在支持企业发展中创造更多岗位。企业是经济活动和吸纳就业的主体。要继续积极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稳定在岗劳动力,建立失业预警等机制。同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设立新的岗位,并根据吸纳劳动力的数量给予相应奖励。

   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拓展岗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提高服务业比重,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

   加大政策扶持。创业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创业者面临的障碍、风险远大于普通就业者,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扶持。

   强化创业教育。应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教育,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培训,提高与创业相关的各种能力。

    怎么解决看病难

    铺就13亿人的健康之路

   健康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幸福。党和政府正不断深化医改,努力打造一条人人“病有所医”的健康之路。

   近年来,“保基本”工作逐步推进,但总的看,目前的标准和水平还比较低。我们既要量力而行,努力做到广覆盖、可持续;也要尽力而为,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标准和水平,为全体人民织就一张从防到医、从药到保的基本医疗惠民网。

    着力强基层: 群众看病更便捷

   目前,很多基层医院虽然有了崭新的设备、宽敞的诊室,但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务人员队伍不稳定,难以吸引群众前来就诊。因此,不仅要继续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也要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做好这项工作的要点是,一服务网络遍基层、二培养人才固基层、三对口支援助基层。

    姓公要为民: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是缓解看病难的重点和关键。为此,深化医改提出“两条腿走路”:一些保障公益性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可先行试点;一些体现公益性的具体便民措施,要尽快推开。做好这项工作的要点是,一理顺体制,推进医药分开;二投入到位,完善补偿政策。

    怎么实现教育公平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着力促均衡 有效缓解“择校热”

    加快补短板 大力破解“入园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们同顶一片蓝天,平等享有教育权利,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每逢开学前,都见“择校热”。“择校热”高温不退,已成为教育公平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突出表现。做好这项工作的要点是:一硬件建设标准化、二师资双向流动、三优质资源共享、四破解家长“心结”。

   如今,入园难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为此,国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目前,各地正在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缓解入园难。做好这项工作的要点是:一“公”、“民”并举,扩大资源;二充实队伍,强化师资,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合力保基本: 织就医疗惠民网

    着力强基层: 群众看病更便捷姓公要为民: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改革除壁垒生产要素流动更合理

    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

    走好统筹路 下好一盘棋

   这些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广大群众仍然十分关注。破解这一难题,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推动一体化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0多年前,改革的巨轮首先从农村破冰,奏响了新时期的时代强音。但直到今天,城乡之间仍然好似隔着一道“藩篱”,二元格局依然存在。只有推倒这道“藩篱”,改变这种格局,让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才能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规划“一张图”。发展要协调,规划须先行。

   建设“双驱动”。当前,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有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必须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既推进城镇建设,也把农村建设好。

   打破身份束缚,让劳动力流动无羁绊。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流动,但受户籍制度束缚,农民进了城但定不了居,过着“两栖”生活。目前,国家正在研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些地方也在进行积极探索。

    怎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

    由干部报告个人事项说起

    绷紧“高压线”: 从严惩治不放松

    常念“紧箍咒”: 加强监督是重点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 取信于民是根本

   能不能解决好腐败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是我们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近些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决不让党内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做好这项工作的要点是:一严查有关岗位、二严查重点领域;三严查商业贿赂。

    常念“紧箍咒”: 加强监督是重点

   近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些举措包括:一突出监督重点、二公开权力运行、三重视网络监督、四形成监督合力。

    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 取信于民是根本

   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人们感受更深,其影响恶劣,危害很大。近年来,围绕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中央和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取得明显成效。做好这项工作的要点是:一开展专项治理,这是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最有力的手段,近年来,中央对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和“小金库”等进行集中整顿,取得了明显效果;二加大问责力度,对党政领导干部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失职行为追究责任;三畅通反映渠道,既要让群众的诉求“上得来”,又要让领导深入基层“下得去”。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