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揭晓引热议 文学是否变得"快餐化" ?

人民网
2011-08-22 14:33:56

   8月20日上午,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行了第五轮投票,五部获奖作品全部揭晓。五部获奖作品分别为: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投票过程在纪律监察组和北京市方圆公证处的监督下进行。

   第八届茅奖获奖作品揭晓,果然与神奇的“章鱼帝”预测一致——据检察日报19日报道,一个署名为石庆滨的博友通过微博如此提前预测:“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为以下五部: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毕飞宇《推拿》,莫言《蛙》,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预测与结果一模一样,耐人寻味。当然,这未必说明获奖作品就是内定,善意解读则是,这五部获奖作品众望所归,与不少人的期待完全契合。但同时应看到,无论网友预测还是此前网友热议、甚至抨击,都说明一个现实问题,茅奖依然在人们心目中分量很重。

   毋庸讳言,今天,纯文学日渐式微、胜华不再,比如,不少文学期刊日暮途穷、转型艰难,有业内人士直言:今天的文学,正在变得快餐化、实用化、庸俗化,而且在可见的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可怕,文学越来越小众,纯文学要么写出来自己看、深藏书斋,要么就变成媚俗。话虽尖刻,但绝非危言耸听,文学的狼狈与衰朽,乃至于作家的媚俗与恶俗,确是不争事实。在这种语境中,茅奖评选依然备受关注,不是坏事,实际上隐喻了公众的两大诉求。

   其一,渴望评选公平。任何文学奖评选都必须恪守公平,无公平,一切皆是虚妄之谈,所谓的评奖就会排排坐分果果,或者沦为利益主体的分赃“游戏”。茅奖作为最负盛名也最有含金量的文学奖之一,其评选最重要的使命应是坚守公平。此前不少网友强烈质疑茅奖入围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官僚,有网友甚至不无嘲弄地建议“把茅盾文学奖改成主席奖”——第二轮结果公布后,因前十名中有八名省级作协主席或副主席,使得舆论哗然。质疑是否合理,有待见仁见智,但网友的警惕和担心值得体味,其剑指就是当前不少领域的权力通吃。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网友的质疑,本届茅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及时回应、耐心解释,再联系到此次茅奖评选,大幅修改评选条例,一方面评委会的规模从过去的20人扩充到了61人,另一方面把这61人组成的评委会大名单悉数公之于众,目的正是为了取信于民,尽量抵达评选公正。

   其二,渴望作品优秀。任何评选都应该把最优秀的作品评选出来,但是,不是每一届茅奖都有优秀作品,此次入围的不少作品不仅受到舆论诟病,甚至连评委也颇为失望。据报道,一些不愿具名的评委称,一些参评作品仍然带有当代长篇小说的通病,而作品历史观的缺陷是其致命弱点。“作家还是抱着一种流行的历史观,过去流行阶级斗争历史观,现在流行人性化历史观,但都不能表现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本届缺乏《白鹿原》和《尘埃落定》那样的作品”,“提名的20部作品质量都不错,但总感觉还少点什么。”(见19日《检察日报》)好作品不多,无论谁获奖,自然都让评委和公众失望,这不是本届茅奖的缺陷,更是时代之憾,它告诉我们,文学病了,时代病了。

   无论时代多么变换,人心多么躁动,人们都离不了文学,文学承载的使命不会消失,作家的使命不能退隐。犹记得在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以为获奖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有共同的身份——作家,共同珍爱文学,共同的使命担当。在这一点上我们与鲁迅先生站在一起,在当下践行鲁迅先生的文学精神,就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把爱与意志融合统一起来。……写作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也是考量自己的内心与生活、人生与时代有多大距离的过程。”诚然,今天人们的内心日益荒野化,作家日益狂躁化,还有多少作家能够不断“反省自己,考量自己的内心与生活、人生与时代有多大距离”?铁凝还说过:“我常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个人的写作配得上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吗?”又有多少写书者,能对得起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只为君王唱赞歌、不为苍生说人话”的“含泪”文字,制造低级趣味、诲淫诲盗的黄色文学,教人厚黑、制造恶俗的伪励志文学……何其多也!

   评奖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茅奖评选结束了,一定会受到多方诟病,这很正常,质疑乃至群殴都不是坏事,对茅奖评奖委员会来说,不断触摸民意脉搏、不断适应民意诉求是当务之急;而对作家来说,拿出优秀的作品才是关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说得好:身为作家,“介入公众事务是一种义务”。(应推动)公民自由、宽容、多元化的共处等问题的解决。因此,略萨希望将来人们记起他时把他看作是一位作家。但愿我们的好作家多一些、好作品多一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