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近日揭晓,张炜《你在高原》等5部作品获奖。而首次“试水”茅盾文学奖的网络文学全军覆没。
网络文学是继续向这个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领奖台冲刺?还是就此掉头“不陪你玩”?网络小说作家南派三叔表示:“网络文学在市场上畅销了就是得奖了,我不需要那些人来肯定我。”
评选准入但有高门槛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首次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却设置了“网络文学要求出落地书”,且出版落地书的时间是2010年前的准入“门槛”,这让很多网络小说失去了评奖资格。这虽引来“对网络文学是不是太苛刻了”的质疑,但还是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并为之欢欣鼓舞。
最后,在首批180部入围作品中,仅有8部由网络机构报送的作品获得了参评资格。在首轮投票中,参评的网络作品纷纷落马,唯一幸存的《遍地狼烟》也在8月13日的第二轮评选中被刷下。
要求高但没有偏见
网络文学在茅盾文学奖中落马,是质量不过关,还是“茅盾文学奖”没有能真正接纳网络文学?有关人士表示,评委们“不存在偏见”,在他们眼里都是文学作品,没有网络和非网络之分。
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认为,“茅奖对小说语言和叙事技巧的要求就很高,有些网络文学作品在这方面不一定愿意讲究,太讲究了可能反而影响受众面。有些网络文学又朝着加强文学性方面努力。所以,文学包括网络文学都应该有分工和分野。有些读者量非常大的作品,不一定能获茅盾文学奖,就是这个道理。”
网文可以有自己的标准
对于网络文学在茅奖评选中落马,南派三叔告诉记者:“在提名前,茅奖曾要求我签订合同,表示《盗墓笔记》已完成,不会再出第八部。因为茅奖提名作品都是已完成稿。我当时还在写《盗墓笔记8》。事实上,此前有一些得了茅奖的作品也是没有写完的半成品。我的事只能说明,茅盾文学奖的心可能并没有真正向网络文学敞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梁指出,网络文学可以有自己的标准,不一定要和茅盾文学奖的标准一致。“网络文学可能是在一定的圈子里面被比较受喜欢的一种话语形式,作家文学仍然在他们的那个传统的写作基础上,这和网络文学感受生活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