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免费赠票不来看?文化该如何走出国门

人民网
2011-09-01 16:16:06

   今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首次集中聚焦亚洲艺术,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三部戏,不约而同地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苏格兰人报》、《卫报》等当地主流媒体与剧评界慷慨地给予四星或五星的评价,现场观众则报以持续热烈的掌声。这种“一边倒”式的积极反应在这一国际艺术节上并不多见:毕竟此时观众们的眼光格外挑剔,且有各国艺术佳作同期竞技。此次的成功,让人思考我们的文化究竟应怎么走出去。

   首先,借船出海,事半功倍。与我们独立组织艺术家到国外演出相比,将佳作推荐给国际各大艺术节的艺术总监(负责为艺术节挑选节目的人),跻身艺术节的国际舞台,将最大限度地借力于各大艺术节本身所凝聚的各国主流媒体的关注,以及从世界各地而来的观众及艺术家的瞩目,避免“华人演出华人看”、“免费赠票不来看”的局面。可以说,参加国际一流艺术节,是对本土文化的有效传播。

   其次,中西合璧,推陈出新。在舞台剧目的选择上,“中西合璧”与“传统与现代感兼具”者往往易于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对本土文化的传播效果才会更好。从此次参演的中芭的《牡丹亭》到上京的《王子复仇记》,再到台湾一人分饰多角的京剧《李尔王》,无不在艺术形式和讲述内容上对中西方艺术进行了巧妙的嫁接。“看中国艺术家怎么诠释莎士比亚”是这次很多观众选择看中国作品的心理出发点。此外,这三部作品都既有传统文化浸润其间,又可以从中窥见当代中国艺术家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解读——这样的作品既体现出本土传统的丰富悠长,又表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蓬勃生机,同时也更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

   与此同时,量体裁衣,贴近观众。在具体创作这类作品时,需考虑到国际观众的欣赏习惯,而对作品做出适度调整。饶有趣味的是,此次上京带去的《王子复仇记》,其唱腔虽原汁原味,但演员们的“音量”明显柔和并压低了许多——曾几次在欧洲演出的上京,深知国外观众对京剧的接纳程度,“如果像在国内那般唱,观众会觉得‘刺耳’。”虽已如此,一位来自德国的剧评家依然觉得表演者的声音有些“尖利”。此外,京剧中“唱念做打”中“念做打”的比例明显提高,想来这亦是为了此次演出有意为之。中芭的《牡丹亭》在舞蹈编排与音乐的使用上,和国内演出版相比,也有大幅调整。

   这些调适未必都很恰当,亦未必适合京剧老戏迷或传统芭蕾舞观众的口味。但是,在尊重艺术本体的基础上,作出恰当的、更适合国际观众欣赏习惯的调整,既是此次中国艺术家们共同的选择,也是其共同的成功经验。借用艺术节总监乔纳森·米尔斯的一句话来说,“集中展示亚洲艺术,是要拓展西方观众的艺术经验,推动其了解亚洲——但推动之力不能过大,否则会撕裂经验,让观众产生抵触。”循序渐进,顺势而为的思路,或许能带给我们“文化走出去”以更多的可能性和更从容的心态。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