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讲理容易,谈情难

中国新闻网
2011-09-29 15:14:24

   辛亥百年,影视剧一窝蜂瞄准辛亥题材,《喋血英雄》、《辛亥革命》和《第一大总统》半个月内在大银幕相继上映,还有电视剧版的《辛亥革命》也已开播。如何在这些扎堆献礼片中成功突围?张黎这版的创作团队试图选择以情打动人,用精神感召人。因为对一般民众而言,谁还记得广州一战黄花岗下埋着的那几十具年轻的躯体?谁还记得武昌起义连绵的枪声?谁还记得阳夏保卫战连天的炮火?那些牺牲了的人,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裕,有的新婚燕尔,他们也曾有着鲜活的笑脸,畅谈过理想,歌颂过爱情,坚持着对家国大义的信仰,却是年纪轻轻就被埋在了冷冰冰的地下,或是成为了浮雕上未知的X,掩埋进历史的深处。《辛亥革命》试图为这些人正名,为这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正名,告诉人们,革命是什么?革命所为何事?

   影片开头,是秋瑾赴刑场的戏,镜头缓缓扫过两旁围观的群众,真有种鲁迅先生笔下《药》里那“鬼似”的神态;好在还有孩子的目光,萌动着希望,还有那正嗷嗷待哺的婴儿,吞吐着未来。因为他们,秋瑾慨然赴死,她的革命为的是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好好生活。此后的革命者前仆后继,广州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告负,武昌起义虽然成功,却也是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还有打得异常惨烈的阳夏保卫战……伴随着这些恢弘的战争场面、惨痛的牺牲场面,是孙中山在不同场合一再宣扬的: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要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永久的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更好地生活。

   难道不感动吗?其实是可以打动人的。但编导的野心更大,他们要拍摄的是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史诗片。可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岁月,英雄枭雄的辈出,多方势力的角逐,旧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开启,用2个小时的篇幅去展现,相信编导已经极力在做删减了,只截取了1911年至1912年初一年间发生的事,将重点压缩至血染黄花岗、武昌城首义、阳夏保卫战和创建共和制度四个段落,但仍然改变不了影片就像是历史的一个注脚的现实。片中那些硝烟弥漫、炮弹横飞的战斗,那些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一扫而过的“星星”面孔,那些不时跳出来的背景字幕,更让影片成为一部生动立体的活的历史教科书。如果你认真看了,也许能收获到很多知识,知道某年某月某人做了什么,但却得不到情感的宣泄与共鸣。

   包括影片作为一个重点去塑造的黄兴和徐宗汉的爱情,原本是想通过他们间的三次别离和三次相聚,跳跃式地完成他们的情感过程,但最终也是被“战争”给冲击得七零八落,倒像是应了汤老先生的一句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作为本片的又一大宣传卖点:“文看赵文瑄,武看成龙,情看李冰冰”,肯定还有不少观众是冲着演员明星去的。赵文瑄这已经是第5次扮演孙中山了,基本上已经驾轻就熟,只是剧本的关系,银幕上的孙中山真的像沦为了“孙大炮”,面对华侨募捐的时候,面对四国财团舌战众代表的时候,回国面对媒体的时候,就职仪式,退位仪式……他的形象就是在各种场合,对着不同身份的人,或铿锵有力,或痛心疾首,一再阐释着革命,阐释着三民主义,阐释着自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理想和信仰。而成龙大哥,也许是要体现辛亥革命时期“孙黄并列”的史实,文戏既然已被赵文瑄抢去,他只能在银幕上像个孤胆英雄,带着将士穿梭于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基本上正面人物就这样不温不火地过去了。倒是反面人物个个出彩——《建国大业》中蒋委员长麾下尽皆帅哥美男,而《辛亥革命》里,清廷的遗老遗少都是戏骨啊。孙淳自不必说,从《走向共和》始,他塑造的袁世凯,那种老谋深算,嚣张跋扈,已是深得人心;陈冲的隆裕太后,把孤儿寡母的势单力薄、大势已去的无可奈何,通过几次流泪,演绎得千回百转;还有魏宗万的奕劻、陶泽如的唐维雍、李东学的载沣……一朝臣子,却是各有千秋。

   如果要说“数星星”,对很多人而言,导演张黎本身也是一颗“星”。虽然有些问题未能像他在电视剧中探讨得那么深入,但影片的制作却保持了他一贯的精良水准。“十一”国庆,即将迎来一个小的观影高潮,只是不知道观众买不买这个《辛亥革命》的账?毛锐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