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忆“中国交响乐之父”:李德伦不吃“活鱼”

中国新闻网
2011-10-21 11:09:44

   李德伦被称为“中国交响乐之父”,他个人经历奇特、多彩,始终与中国交响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日晚,为纪念这位指挥家逝世10周年,国家交响乐团特意举办了专场演出,同时北京音乐厅还为其塑造了半身铜像将永久安放。

   李德伦不仅在舞台上为观众奉献高雅完美的音乐,还几十年如一日奔走全国,到处撒播音乐的种子、传播音乐的希望,他亲自帮助内蒙古、河北、广州等地成立交响乐团,而山东交响乐团更是在他的大力促成与关心帮助之下才得以创立。在纪念李德伦逝世1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省城曾经与这位指挥大师密切交往过的文化艺术界人士,请他们回忆了李德伦与济南的桩桩往事。
    ●“老革命"不吃“活鱼”

   李德伦不但是闻名的指挥家,还是一位上世纪30年代的老革命。他1917年生于北京一个回族家庭。曾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并于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李德伦考进了当时国内唯一的音乐专科学校———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大提琴,从此走上了音乐艺术的道路。

   在上海,他团结同学积极参加上海的“反内战、要民主”的学生运动。1946年夏,周恩来副主席在上海召集文化界夏衍、田汉等数十位知名人士座谈,他是其中的一位。之后,他在周恩来副主席的安排下,带着乐谱和进步文化人士捐赠的多件乐器,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担任新成立的延安中央管弦乐团的指挥和教员,揭开了自己新生活。这位新中国的第一代指挥家,1953年又被派往莫斯科音乐学院指挥系研究班深造,他的指挥才能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和发挥。回国后他担任中央乐团指挥、艺术指导。

   省社科联齐鲁文化会馆艺术总监吕季明与李德伦多有交往。1994年吕季明曾经促成过李德伦在济南南郊宾馆与山东剧院的两场演出,这是李德伦在济南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式执棒。演出十分成功,从那以后吕季明就成了李德伦的学生,在他去世后的十年间,吕季明每一年都会去北京拜望师母、同为音乐家的李珏女士。吕季明介绍,李老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当年的演出之前,有关方面请李德伦到大明湖游览,并请他品尝一道有名的鲁菜“明湖活鱼”。吕季明特意交代“鱼要做得活一点”。结果菜一上桌,李老看到鱼还是活的,立即勃然大怒,认为这太残忍,“当即对着我摔了筷子。当时我很尴尬,但后来也明白,老爷子确实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

    ● 大力促成山东交响乐团

   多年来,李德伦致力于交响乐的普及与发展。他不仅在舞台上指挥演出,还在全国20多个城市组织乐队训练演出,促进一些地方乐队的建立及音乐厅的兴建。同时他又不顾年迈,不辞辛苦到各大学、工厂、机关举办了几百场“交响乐讲座”,提高青年人的情操、趣味。在上世纪80年代,李德伦平均每年要举行50次以上讲座。

   李德伦很幽默,善于把严肃的话题用诙谐的语言讲出来。介绍交响乐团的乐器,他说,交响乐队的乐器都是西方乐器,唯有这个锣是中国的。全世界的交响乐队都有锣,都是中国制造的,因为造锣的秘密只有中国人知道。他讲,有一次在外国演出,见到乐队的乐器都是新的,唯有锣已经破了个大窟窿还在用。问他们为什么不换一个新的?负责人说也有新的,说着从箱子里拿出一个锃光瓦亮的锣来,是用机床旋出来的,敲一敲,发出的声音很难听。中国的锣都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哪能用机床旋呢。再翻过那个破锣一看,上面写着“光绪二十八年制”,好家伙,都70多年历史了。讲解结束了,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山东歌舞剧院作曲家黄聿侃说,可以说,没有李德伦就没有山东交响乐团。“李德伦在济南各大学及单位办讲座,听众反应热烈,掌声不断。他说:‘你们不要为我鼓掌,如果这里成立了交响乐团,我给你们磕头。’李大爷对交响乐的执著,对交响乐的真诚,把省领导感动了。那年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全部留了下来,组成了山东青年实验乐团,后来改叫山东交响乐团。”

   黄聿侃回忆,李德伦非常仔细,他每到一地,总是随身带着胶水、剪刀,看到哪一位演奏者的谱子有点混乱,他都会十分认真地给他粘贴整理好。“老爷子还不爱讲排场,有一次在政协开会,他宁可跟着我在一家十分不起眼的小饭馆吃羊肉水饺,也不愿出席招待宴会。”

    ● 病重之中对山东的深情

   著名民族声乐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被声乐界誉为“山东民歌王子”的杨松山提起李德伦对山东音乐的支持与关心更是有很多感慨。2001年,因为尿毒症,李德伦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亲自去医院看望。就在李岚清去医院的第二天,杨松山和吕季明也来到了北京。当时医院并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入,当老人得知是“山东来人”看望自己时,十分激动,立即说“赶快让进来”。“那时候老爷子已经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我们简短地表达了山东歌舞剧院等来自山东的对老人的问候,临别时,老人紧紧拉着我们的手,眼泪滚滚流下……当时我们十分难受,只好深深给老人鞠了三个躬,表达我们对这位音乐前辈的尊崇与敬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