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孙中山与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11-10-25 16:50:38

   孙中山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集大成者,提出了第一个较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纲领,而且关注到现代化面临的两个问题,即革命与建设。孙中山曾三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对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极为重视,希望由此而实践其理想。

    一、孙中山胸怀宏伟抱负,矢志将革命根据地建成模范省

   首先,关注实业建设。孙中山认为工业化是振兴中国的必由之路,他为政府拟定内政方针,规定设立矿务局及工业局,并秉持“以农为经”的建设理念,制定了政府农务局的政策。孙中山重视商业的发展及作用,设立商务局,总领广东商业。
   孙中山还制定《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侨务局章程》、《权度法》、《权度法施行细则》、《商标法》等经济法规,陆续核准施行。

   第二,大力整顿财政税收。民初广东军阀林立,处处截收税收,致使政府财政奇绌,人民苦不堪言。早在1918年3月,孙中山公布了《两广盐税收归军政府布告》,将盐税一项收归军政府。1920年底在粤重建政权后,孙中山将财政统一作为极重要而亟待解决之问题,大力进行整顿。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随后通过广东政治财政统一案。2月初,又发布了统一粤省财政令。同时,颁发了一系列训令,严禁军队截留税收,取消苛捐杂税。1923年10月设立土地局,并试办广州市土地税,广东成为全国试行地税最早之省。

   第三,整理与维护金融货币。鉴于纸币低折现象,孙中山于1922年5月7日颁布《命维持粤省银行纸币令》,对奸商从中操纵,故意折低,严行取缔查究。1923年8月,发布整理纸币之大元帅令,成立整理纸币委员会,以救济市面。孙中山于1924年8月创立中央银行,主要业务为发行纸币、代理国库、经营汇兑及代募公债等。孙中山还利用发行公债来筹集军费。

   第四,开创模范市制与开展市政建设。孙中山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与发展,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以崭新观念规划和建设城市,在全国开了风气之先。首先,开创广州模范市制。1921年初,孙科出任新成立的广州市政厅长,引进西方制度,制定《广州市暂行条例》,宣告中国第一个城市行政区的诞生。其次,推动广州市政建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上世纪20年代初,广州的市政建设全面启动,加快了广州的城市化进程。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里提出在黄埔修建南方出海大港,他还提出修建海珠长堤,但这些皆因工程浩大、款项无着而被搁置。

    二、孙中山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重视建设,欲利用广东根据地实践理想,因时局动荡不居,更由于为革命军事筹款紧迫和建设模范市的现实考虑,其经济建设侧重于财政经济和市政方面。

   广东革命政府的财政政策及其功效,首先是推动财政从纷乱趋向统一,致力统一政府征收机关,严禁各军截留税款及擅抽杂捐、保护费;其次是整顿财政,开启了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制度,推动了中国财政建设的近代化进程;三是清理税收,采取了减税护商、招商承税等措施,并注重扩大以现代税收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收入,以扶持工商业。在现代市制及市政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作者是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