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海洋世界,难免一场搏杀

中国新闻网
2011-11-02 15:32:45

   成都身处内陆,却一直向往海洋。修建海洋主题公园,无疑是对海洋梦最近便的寄托。但令人惋惜的是,2009年11月至今的两年内,成都就有两家海洋主题公园相继停业。成都人的海洋梦,为何一破再破?

   成都海洋主题公园业的分水岭出现在2007年。此前成都只有一家水族馆,持续了10多年独家格局。2007下半年,两家外来企业携巨资杀来,两家海洋主题公园同期开工,意在三分“海洋蛋糕”,成都陡然涛声如雷。

   但这座内陆城市需要3个海洋公园吗?市场容量有那么大吗?即便是“旅游天堂”香港,30多年来也只有一家海洋公园。
    对此,两家投资方都很乐观,都想为西南引入“真正大型的海洋游乐项目”。据2008年媒体报道,“市场潜力大,消费能力高,爱去香港海洋公园旅游”是他们对成都人的共识。有业内人士还认为,只要布局合理,多家并存更能刺激各方发展。

   当时也有学者提出,重复建设会造成恶性竞争,建议经营者做出不可复制性,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这建议显然需要实力来实现。

   更大的投入、更新的理念、更好的环境、更多的玩法,后来者无疑更具市场竞争力。这场贴身肉搏的“三国杀”,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多悬念。

   号称投资1200万美元的猛追湾海洋馆正式亮相后不久,同处一区的新华公园海底世界悄然转型,结束了10多年的独领风骚。号称投资10亿元的南延线极地海洋世界开放仅1年多,猛追湾海洋馆又暂停开放。这场始于2007年的同城“海战”,又归回十余年前的格局。

   与沿海城市相比,内陆城市为动物“造海”,本身已是对资源和金钱的巨大耗费。成都能承载多久的海洋梦?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