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抓棋子”:讲究眼疾手快

中国新闻网
2011-11-03 10:59:23

   “抓棋子”与“跳房子”形式上差不多,如果说后者着重强调脚的灵敏性,那么前者则讲求手与心智的默契。但是这个游戏不同于东北方言里的“噶拉蛤”(即用羊或猪的膝盖骨玩的游戏),那个游戏是薅骨子儿。

   “抓棋子”讲究眼疾手快。没有长期操练,自然无法做到得心应手。上世纪60年代十分流行一种叫“军棋”的游戏,有人认为这是受日本军棋的影响,日本军棋我没见过,但在那个文化贫乏的年月,革命战争题材的文学、电影,就是孩子们唯一的精神食粮,所以,这个游戏似乎并不存在“舶来”的问题,军棋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了孩子们的游戏空间。

   传统的军棋标有“军长”“师长”“团长”“工兵”“地雷”等等。抓棋子的道具就是军旗,孩子们一般选4颗军棋,加上1个玻璃球,或者是玉米籽串起来的“籽儿”,先单手将球或“籽儿”高高抛起来,然后单手立即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或“籽儿”,然后再扔。这几乎类似于杂技,但更困难的还在后头——要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又将所有棋子横立起来;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做到把棋子的所有棱面全部翻完,就我所看到的情况,几十次才有一次能成功。
   男孩子几乎不敢碰这个游戏,因为心浮气躁,必输无疑。记得那个时候,每周二下午是老师“政治学习”时间,学生放假,女孩子聚在一块儿,把棋子抓得发疯,一个下午一晃就过去了。游戏使人忘忧、忘时,只拥有快乐。这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游戏之一,我虽然玩得不好,但看着女孩由此进入忘我境界,也很有意思。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