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暖短篇小说创作跟得上吗? 名作家大多不写

中国新闻网
2011-11-11 10:32:52

    市场回暖 短篇小说创作跟得上吗

    近来图书市场传来一个新信号:短篇小说的读者又回来了。或许,这些读者并未离开过。

   今年初,新星出版社副总编辑高晓岩和台湾作家蒋勋签下一本短篇小说集的合同。高晓岩知道这些年来国内短篇小说销路不佳,好在蒋勋很豁达,手一挥,“印多少随你的便”。4月,小说集《因为孤独的缘故》面市,第一个星期便加印1万册,迄今高居畅销榜。这意外之喜在高晓岩心里埋下了个悬念:短篇小说有人看了?

   99读书人总经理黄育海已将这个悬念变成现实。今年春天起,由爱尔兰作家托宾《母与子》、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动物寓言集》、英国作家布伊《爱,始于冬季》等组成的世界现当代短篇小说丛书陆续上架,它们被命名为“短经典”系列。这些书并没有做太多宣传,黄育海的计划是一本一本地出,到今年底出版20种,今后5年内出版100种,慢慢累积关注度。但市场迅速给了他惊喜,托宾的《母与子》乘上海书展的东风,上市两星期即加印。由此,黄育海对记者说:“不管市场效应如何,不管卖10万册还是1万册,我们认定了短篇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会重新获得读者的喜爱。”

    快速阅读时代也许是个机会

   很久以来,短篇小说集跟诗集一样是出版“毒药”,出版商出一本都得咬着牙,好像即将倾家荡产。但是几年前,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短篇小说作家卡佛的《大教堂》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塞林格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却取得了出色的业绩。黄育海分析其中缘由:“一个是目前爱好文学的读者群在扩大,每一个细分品种都有其市场,短篇小说亦然;第二个是现代人越来越忙了,短篇小说看起来容易一些,无论纸质阅读还是手机阅读,都挺方便。”高晓岩也认准了快节奏生活将给短篇小说的阅读留出机会,因为“人们也许没有耐心看长的东西”。

   不过下此结论还有些早。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脚印就犀利地指出:越是草率的阅读越有利于长篇小说,“长篇就是靠情节推进,哗哗翻一遍,可以很快”。青年作家、《人民文学》编辑徐则臣也在一篇书评中感慨:“这个世道有点看不懂,都说忙,没时间坐下来看书,但砖头一样的长篇就比中短篇小说集好卖。”

   “短篇讲究技巧和结构,精巧,耐琢磨,未必读起来就快。”在脚印看来,优秀短篇小说恰恰会引导一种“慢阅读”。

    如今名作家已不做那苦命活

   不过,短篇小说能否真正复兴,还有待时间检验,记者在采访中另有一个感受:当下畅销的短篇小说集大多是引进版图书,内地原创短篇小说的创作与出版仍然动静不大。原因何在?作家徐坤一语道破:“长篇是大戏,短篇是‘折子戏’,‘折子戏’比大戏难写,又费时,报酬也低,名作家大多不写了。”

   其实,今天的名家绝大多数都是从“折子戏”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发表短篇、获奖、引起关注,在编辑的鼓励和帮助下进军中篇、长篇,唱上了“大戏”——这个过程,常是一个文学新人的最初10年。“短篇是精致的艺术品:文本的紧凑感,文字的凝练精到,以及一个作家风格的形成,在短篇创作中最见功夫。”徐坤也是从短篇小说获奖开始登上文坛的,她无法忘记当初创作的“痛苦”:来回改,来回推敲,几万字要“熬”上一两个月。而现在有些长篇,有其生产规律,就是“立一个框架,工期三个月,往前赶就可以了,是一个‘整装活’。”

   从出版角度看,长篇容易出、容易卖,也容易吸引影视改编;从作家来说,长篇是一本“书”、一个“成果”,而短篇只能在杂志上惊鸿一瞥,结集出版则遥遥无期。因而,即便有好的短篇题材,作家也更倾向于把它“拽”成中篇、长篇甚至剧本。

    文学期刊发掘培养新人乏力

   国内公认的短篇能手目前有刘庆邦、苏童、阿成、冉平、李洱、韩东、朱文等。放眼近些年他们的短篇创作,虽时有精品,但数量稀少。除去创作“性价比”低、出版困难等因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文学期刊近年来不景气也是一大缘由。

   经历过“新时期文学热潮”的作者和编辑都有一个同感:国内短篇小说曾经的繁荣是由文学期刊带动的。而今,文学期刊的发行量减少、传播效应在弱化。一位文学编辑告诉记者:“越是大型期刊,越是愿意上长篇、中篇,短篇一般每期就一两个,当成是凑数;地方性的文学刊物倒是能发出不少短篇来,可是它们的影响太局限了。”在这种情况下,短篇小说发不出更多的声音,艺术的交流趋于稀少,更难以从中发掘和培养新人。

   “现在很多年轻作家上手就写长篇,就出书,也不用短篇来磨炼基本功了,这总让我觉得有哪儿不可靠。”徐坤对记者说。

   著名作家王安忆也很关注短篇小说的命运,她在“短经典”系列的前言《短篇小说的物理》中这样写道:“中国的语言其实是适合短篇小说的,简洁而多义,扼要而模糊,中国人传统中又有一种精致轻盈的品位。”她认为这套世界现当代短篇小说丛书的出版为国内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她以一个充满希望的问句收尾:“会有多少意外发生呢?”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