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应如何面对数字技术?网络电影培养怎样观众

中国新闻网
2011-11-11 16:23:07

   数字化的发展和互联网传播的兴起,正在改变着中国电影的制作工艺与美学经验。电影应当如何面对数字技术?数字电影的发展是否会创造或发现某种全新的电影类型,改造或重写惯常的电影思维?电影在视频网站等新媒体中的海量传播,会对其艺术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电影全新的影像表达方式又将会培养出怎样的一批观众?近日在京举办的第6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为此举办了“数字时代青年电影的新商道”及“寻找网络中的新影像与新观众”两场主题峰会,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中国电影应当如何发展。——编者

电影《李献计历险记》剧照

新媒体时代 电影的变与不变

   一部电影能放映多长时间?在影院里,这个数字可能是一周,一个月,就算是高投资的好莱坞电影,也不过几个月而已。但在视频网站平台上,一部影片的存在时间可能会被延长至一年、几年,甚至十几年。这就是网络的力量,它以“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为大量影片赢得了最大化的观众群体。对于很多因成本和题材所限无缘进入影院的影片而言,这种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块屏幕,你所面对的观众可能是以亿来计算的。但是这些屏幕应该播放些什么,大家还都在探索之中。”搜狐视频高端自制节目主编王皓希望以一个例子证明电影的网络传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2002年,张元导演拍摄了一部名叫《金星小姐》的纪录片,国外反响很好,但从未在国内公映过。张朝阳看了《金星小姐》后,力主搜狐视频播放这部纪录片,于是我们把它安排在付费频道播出。我们对影片进行了一定的推广,但力度并不大,可最后收到的效果却让我们吃惊——一部30多分钟的纪录片的点击量竟然超过了付费频道的绝大部分好莱坞电影。虽然导演张元非常有名,但《金星小姐》并不是一部非常主流的影片,它究竟凭借什么吸引了那么多观众点击?互联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筷子兄弟制作的《老男孩》去年在网络上爆红后,“微电影”已成为象征着新媒体无穷创造力与可能性的热词,而包括《老男孩》在内的《11度青春》系列影片则被誉为“引爆中国网络电影元年”的佳作。在《11度青春》的策划人、优酷网络原创影视部高级总监卢梵溪看来,互联网为尚无名气的创作者们提供了展示作品的平台,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创作者通过网络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从而获得拍摄院线长片的资金。“比如最近上映的《李献计历险记》就是在风靡一时的同名网络动画短片的基础上拍摄出来的,而《一只狗的大学时光》的导演卢正雨,也是凭借《OFFICE嘻哈四重奏》等网剧被观众所熟知的。”卢梵溪表示。

   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对电影行业产生的影响当然不止于推出新人,它对电影创作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的观影形态要求创作者必须把故事讲好。因为电脑的显示器就那么大一点,演员的细微表情、很多光影效果和声音细节根本表现不出来。当电脑屏幕无法展现影片技术优势的时候,能够吸引观众的办法就只剩下讲好故事了。”卢梵溪说,“一个页面有上百个视频,点开不好看的视频观众会立即关掉。我们管网络电影和网剧叫‘糖葫芦剧’,就意味着吃第一口观众就得知道它是什么味道。网络不同于影院,也不同于电视,观众不会为了赚回票价耐着性子把影片看完,也不会在换了几十个频道后再换回来,网络上播出的电影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否则观众就会跑掉,而且很可能再也不会回来。”

   “过去我认为网络的资源是无限的,但当我加入这个行业后才发现,其实互联网资源十分有限。”王皓表示,“这个有限当然是个相对的概念。比如说一个人在网络上搜索某种资料,当他点开几个相关网页后,原本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甚至忘了要找什么东西。事实上对于电影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部影片被放在网站首页,就会被成千上万的人看到,但如果被放置在某个角落,即便它再精彩也可能无人问津。”

   王皓之所以特别强调网络资源的有限性,是因为他想说明电影是一门工业化的艺术,其本身就具备产品属性,而在网络发展迅猛的当下,创作者们更应认清这一事实。“创作者必须意识到,即便是专门为网络拍摄的电影,也不能摆脱自身的产品属性。所有视频网站都希望赢利,希望能通过播放电影获得回报,因此我们当然更愿意为具备明确产品属性的影片做推广。”王皓说,“这就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策划阶段就让影片更加产品化?如何打造导演的个人品牌?怎样讲故事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哪些演员更适合自己的影片?网络电影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并不等同于个人化创作,它也有自己的产品线和广告商,而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并不比拍一部院线长片少。”

电影《一只狗的大学时光》海报

数字时代 青年导演的新商道

   数字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影也不例外。数字技术直接影响了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甚至电影创作者的创作观念和电影出品方的经营理念亦随之改变。

   在很多青年电影人心里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如很多人存在“胶片情结”,觉得没拍过胶片电影,便是没拍过电影,电影的承载介质如果不是胶片,那么,这部作品顶多就是一个网络短片;也有人认为,一部电影如果不能进院线就是一部失败的电影,就是一部“地下电影”、“电影节电影”,这就意味着边缘化;还有人认为电影才是根正苗红的影像艺术,而电视剧则是和广告一样,赚钱用的“劳什子”。在数字时代,出于经济上的考量和表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甩开胶片的包袱,拿起轻便的DV开始创作。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即这些青年导演的作品的出口在哪里?青年导演的作品过不过关?有没有院线愿意接纳他们的作品?这都成为关键性问题。著名导演王小帅认为,政府也应随之转变观念,电影是文化产业,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必须建立良好的青年导演成长制度。“《阿凡达》投资5亿美元,必须计算全球观众的市场需求,定会采用一个经过100多年检验的故事。因此,它的原创点在于3D,在于一个全新的视听效果,而且要经过多年的技术试验。这是一套严丝合缝的商业程序。一个年轻的新导演是不可能直接进入到这套程序中的。”因此,在青年导演完全进入市场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培养机制,关键在于要有给青年导演拍摄的机会和放映的平台,使他们面向观众,收到回馈,自我改进。王小帅呼吁像法国一样,政府主导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商业制片机构和电视台必须主动投资或上缴上年利润的15%来帮助青年导演拍摄电影。同时,还要建立艺术影院。他认为,“除了每年数量有限的同质化大片,观众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现在的商业影院太过急功近利,无法有效地汇聚这些观众的需求。建立艺术影院可以有效地释放需求和培育观众,还能为青年导演搭建平台。”导演张一白鼓励年轻人多拍电视剧,很多年轻导演认为电视剧不是艺术,拍摄电视剧容易磨掉自己的艺术修养。张一白却认为,“现在,美剧的质量很高,相当一部分美剧呈现出空前的效果,我想这是美国电影人在生存的压力之下,在资源重新整合的情况下,寻找的一种新商机,一个新的生存机会。”

   在数字时代,人们消费影像的方式多种多样。电影作为其中的一种,要想生存下去,势必突出自身的优势。大片成为近年来流行于国内外的一种生产模式。在国内,人们俗称这些汇聚了庞大资源的电影为“大片”,如《英雄》等;在国外,“爆米花电影”则指涉了这些“大片”。宏大的场面、耀眼的明星、超炫的特效成为这些大片重要的视觉元素。这些大片的泛滥,近一步挤压了青年导演的生存空间。张一白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都把精力和资源资金集中起来拍投资过亿的那种电影,中小成本的电影变得很少。在中国,近几年才实现大投资有大回报。但目前,形势又不像去年或者今年年初那么乐观。也就是说,一般的大投资电影都已经不足以形成大的回报了。可能未来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会倾向于更大的投资,中小成本的电影肯定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就给青年导演的成长提出了更大的难题。高群书也提出建议,“不管是拍微电影、还是拍网络电影,不管是拍独立电影还是大片,它都有一个目的:引人注目、得到认可。”陈果导演则以近两年台湾走红的几部青年导演作品为例为青年导演支招,“我觉得这几年台湾的风气非常好,像《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等。台湾的年轻导演更注重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片子好看、观赏性很强。”张一白也告诫青年导演,在数字时代,导演的门槛降低了,但是要求依然很高。他建议青年导演多尝试微电影。“在做微电影的时候,我发现有一点是值得关注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或训练营。很多年轻导演做第一部片子或者刚刚开始拍电影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训练机会,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学校学到的各种关于影像、关于叙事的技能,都在微电影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重新训练。就好像我刚出道的时候通过拍MV、拍广告,进行影像训练。”张一白说。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