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言摘编

中国新闻网
2011-11-18 16:49:30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蔡 武

   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后,10月19日,文化部就召开干部大会进行动员,随后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以及整个文化系统都掀起了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大家都很认真,抓得很紧,进展也比较顺利。这次学习有几个特点:一是抓文化部系统的学习;二是抓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三是针对全会《决定》的重大理论观点、理论创新、理论部署、政策举措,政策法规司组织了一系列的理论文章和解读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发表;四是办公厅及时组织新闻报道,向社会传达文化系统的学习情况,这些做法受到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肯定。

   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整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我们要紧密结合文化战线、文化领域、文化系统改革发展的实际,认真回顾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探索所经过的历程、做出的成果、形成的经验以及文化系统改革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机遇挑战,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包括“一个主线”“一个主题”以及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工作方针、具体任务和政策举措。要紧密联系文化系统的工作实际,把中央确定的任务目标分解为我们自己的工作,一项项抓好落实。要结合六中全会精神和工作部署,边干边学,学中干、干中学。在整个社会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文化系统要多学一点、早学一点、学深一点,做好表率,抓好学习贯彻典型,及时总结经验,推广介绍,抓住机遇,趁势而上,通过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几点。一是要全面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这是六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础和背景,也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二是要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和取得的进展,理解全会《决定》中强调的文化发展的动力在改革;要破除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破除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改进一切不利于文化发展的旧做法、旧习惯,树立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三是要深刻理解全会《决定》提出的坚持全面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更加注重把我们的文化推向世界。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同西方和整个世界的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交融交流的过程中,吸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营养,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要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广阔的胸怀来对待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四是要深刻认识全会《决定》所提出的目前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要重点抓的薄弱环节,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大家深刻认识和理解,增强忧患意识。目前形势一片大好,但不可以躺在成绩上睡大觉,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存在的矛盾是非常深刻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五是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意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抓好落实,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效率,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稳步推进,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励小捷

   蔡武部长要求,对六中全会精神要原原本本地学、深入系统地学、联系实际地学、融会贯通地学,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我认为,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要紧紧抓住这“四学”,将其深化落实。具体谈四点认识:

   第一,原原本本地学,就是既要对全会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有一个总体把握,又要将全会形成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目标任务熟记于心。对一些重要的论断和思想观点要能够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比如四个“越来越”、五个“坚持”等重要方针,这应当成为一个基本要求。

   第二,深入系统地学,就是要认真钻研和揭示全会《决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全会《决定》的文字十分精炼,每一个表述、每一个要求、每一个政策规定都有丰富的内涵,只有深学、细抠、多思,才能深入理解《决定》的精神实质。

   第三,联系实际地学,就是要把全会《决定》赋予文化系统的各项任务具体化、指标化、阶段化。比如,贯彻落实《决定》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部署就要落实到文化部即将出台的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

   第四,融会贯通地学,就是要把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的实践融会贯通地来总结,把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国际背景和国内需求融会贯通地来考量,把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融会贯通地来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勾画出的一个历史目标。文化系统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需要我们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文化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李洪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高瞻远瞩,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深入研究和战略部署,着力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会精神极为重要,极为丰富。我着重就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谈三点认识。

   第一,坚持严肃法纪与爱护干部的统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宏观层面来说,是为了保证党的肌体健康,提高党的拒腐防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从中观层面来说,是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清廉的政治环境;从微观层面来说,是为了尽量使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干部健康成长。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认真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方面工作,特别是要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既坚持原则,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神圣性,又保护干部,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干部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

   第二,坚持治标与治本、惩治与预防的统一,积极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态势仍然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必须把治标与治本统一起来,加大治本力度,深化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整体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经受住“四种考验”,防范“四种危险”。领导干部要慎权慎欲、慎交慎行,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制度清理和完善工作,建成科学、完备、管用的制度体系,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切实提高制度权威和执行力,保证廉洁从政,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第三,坚持发挥优势与突出特色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是治本之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于增强全社会反腐倡廉意识、形成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影响深远。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继续发挥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阵地优势,进一步做好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水平,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杨志今

   全会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我体会,文化部门的同志应立足于这个主线,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和理解全会精神,指导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这次全会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政府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准确把握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点,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体现了对政府职能的清晰定位、对公民文化权益的尊重和对文化民生的主动担当。这为我们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我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是应强调基础。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面向城乡基层,关系十三亿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没有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没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二是应强调制度。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保障文化权益、促进文化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公共政策,不断发展完善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制度安排,不断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评判,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确保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享受文化福利的机会。三是应强调价值观。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文化品位进行提升,对知识和文明进行积累和传播,培养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撑。

   三、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全会精神,落实好、使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全会《决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特点规律、建设重点、具体路径等方面都做了全面具体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二是完善公共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机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四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五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机制,建设高素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六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手段和方式。七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和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八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王文章

   全会《决定》从指导思想到重要方针、从目标任务到重要举措,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的未来。

   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六个方面: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六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

   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和要求,我们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个关系:一是把握好建设良好外部环境与激发体制机制活力的关系,二是把握好发挥宏观管理职能与推进重点工作的关系,三是把握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四是把握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关系。

    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专题研究文化工作、进一步落实“两大一新”战略部署、进一步解决文化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投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会议。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文化改革发展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切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全国文物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全会《决定》围绕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发展形势、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战略、领导和依靠力量等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等,科学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中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文化遗产工作的方向和路径,明确了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社会、促进发展等问题,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民众,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文化遗产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文化遗产人才队伍体系。

   我们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文化遗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落实《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与提高文物系统自身能力结合起来,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指导理论、转化为发展思路、转化为政策措施、转化为实际能力,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探索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目标。一是切实把基础工作摆到战略位置,进一步做好文物资源调查,加强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文物执法督察和安全监管,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三是推进考古和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四是优化博物馆体系。五是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六是加强社会文物管理。七是推进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八是加强文物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

    文化部办公厅主任 杨建昆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全会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进一步唤起了全党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全会《决定》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主要任务、具体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理论,特别是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符合我国的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顺应了时代和人民对文化建设的新期盼和新要求,令人振奋。全会《决定》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创作生产、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宏大人才队伍六个方面做出了工作部署,指导性、操作性很强,力度很大。

   全会《决定》把文化建设的意义、地位、方针、政策、措施都讲得很明确,关键就是要抓落实,抓得不实就等于没抓。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是抓落实的主力军。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对于办公厅来说,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服务”为中心,以“抓好运行、抓好落实”为两个基本点,按照文化部党组和蔡武部长的要求,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韩永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要深刻认识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文化问题的重大意义,认识全会的历史地位及其深刻影响,就要放在整个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认识。首先,这是科学判断国内国际形势的必然结论;其次,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第四,这是我们党领导文化改革发展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第五,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部署和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第六,这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文化部人事司副司长 汪志刚

   全会《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而在文化领域的创新中,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又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干部人事工作是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决定》提出的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就要对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目前,在我国国有文化单位的管理中,还存在一把手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和单位自主权受到政府过多干预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制定章程作为机构运行的基本规则。章程将规定机构权力运行的机制和制约的规则,以防止领导人权力过大而带来的决策失误,使机构由人治走向法治。二是要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重大决策由董事会或理事会通过后才能实施,同时董事会或理事会将具有推荐、建议罢免单位主要领导的权力,真正对主要领导形成制约。三是政府部门要减少对文化单位日常工作如人事安排、收入分配、业务发展等的干预,使国有文化单位真正能够按消费者需求、按市场规律、按法律规定来运营。

    文化部财务司司长 赵 雯

   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论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深刻内涵。

   全会《决定》在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第五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中关于“完善政策保障机制”部分,明确提出了“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的要求。我们将按照全会总体部署,紧密围绕文化部工作重点,继续加强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努力把《决定》提出的这一原则要求转化为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力争建立起与公共财政支持方向相适应、符合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和管理模式,重点在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明确财政文化投入方向和投入重点,争取财政不断加大投入;二是创新投入方式,拓宽来源渠道,努力建立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三是转变思路,优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 董 伟

   全会《决定》在阐述如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时,提出了包括“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在内的多项重要任务,强调要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党根据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科学把握文艺创作的规律特点,对当前艺术创作和艺术工作提出的新的任务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艺术司作为规划和引导全国艺术创作的政府主管部门,必须用六中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团结、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把智慧和力量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加强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引导,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好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一是要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繁荣艺术创作的使命意识。二是要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繁荣艺术创作的思想引领。三是要深刻理解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根本目的,进一步把握繁荣艺术创作的正确导向。四是要深刻理解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完善繁荣艺术创作的政策举措。五是要深刻理解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领导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提高繁荣艺术创作的管理水平。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 于 平

   全会《决定》不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无论是向“总体目标”挺进还是将“奋斗目标”落实,“科技强文”都是一个重要举措和强劲动力。当代文化建设的实践已经充分表明,凡是能够融入科技元素、借助科技力量推动的文化样式,就会得到迅速发展并产生巨大效应,进而形成产业规模并占据市场要津。这足以证明,作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并成为当代前沿文化和高端文化本身。

   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就要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迅速而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学习和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为建设国家文化创新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也在进一步思考与谋划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重点,包括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研究掌握一批推动文化发展、文化传播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并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全面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支撑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能力,改善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能力,等等。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 李 雄

   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全会提出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新时期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局,按照文化部党组的要求,找准工作定位,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我们要全面把握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清醒认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管理理念,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依法管理、市场配置、分类指导、政府投入、综合协调等原则,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制度,构建诚信文化市场,完善文化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制度,建立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建设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体系。

   下一步,文化市场司将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努力实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从加强和改进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推动和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实现从注重事前静态审批向注重事中和事后动态监管转变,从注重市场主体、产品和服务准入向注重市场交易机制和规范建设转变,从注重刚性管制方式向寓监管于服务的刚柔相济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向人工巡查与技术监管相结合转变,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 刘玉珠

   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能不能实现?我们认为是可以实现的,理由和条件有这样五个方面:一是强劲的市场需求,这是文化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原动力。目前,尽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无论是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是与其他领域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文化产业的体量还是很小的,因此发展空间很大。二是科技和文化的结合成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社会资本的广泛进入,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四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对于文化产业的提升和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五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总量偏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文化创新能力较弱,特别是内容、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产业政策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税收和金融方面的政策,等等。我们一是要把完善产业政策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二是要鼓励创新,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三是要分类指导。四是要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项目带动使产业的集聚度越来越高,企业的孵化功能越来越强,内容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越来越大,这对于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 于 群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讨论文化改革发展问题,第一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就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做出部署。这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逻辑选择,也是对执政规律的自觉遵循,体现了我们党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文化上的高度自觉、文化民生上的主动担当。全会进一步深化了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营造了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巩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了文化战线同志的工作热情,对于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全会把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工作的重点,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建设和制度设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切实把全会的要求转化为公共文化战线的工作动力、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马文辉

   全会《决定》的很多内容都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文化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很多重要的文化工作联系起来,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如今已初步构建起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一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了困境,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我们也应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很多自然存在的文化遗产受到了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生存状况非常脆弱,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观,结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完善各项保护办法和措施,对面临消失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在已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调整思路,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生存演变的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适应客观的需求,真正收到实际效果。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 侯湘华

   我们将认真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对外文化工作提出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全会提出的任务,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为引进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是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以“十二五”时期对外文化工作“四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文化中国”新形象,夯实驻外中国文化中心阵地建设,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增强港澳台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二是构建人文交流机制。通过会议、项目合作、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等方式,充分发挥对外文化工作“四大机制”的作用,加强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国内与国外、中央与地方、文化部直属系统的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促进民间交流与政府交流相结合,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的积极作用,面向主流社会、面向青少年群体、面向海外侨胞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构建“全国内外一盘棋”的人文交流新格局。三是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加强与国内主流媒体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业务合作,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客观认识与了解,展现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文化事务论坛,增强国际话语权。四是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

    文化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张雅芳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工作,强调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共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中心任务,是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机关党委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通过各级中心组学习、报告会、座谈会、信息交流等方式,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青联、侨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全覆盖。二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到明年“七一”前,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是窗口单位,要在普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上更有特色,更有成效。三是结合加强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局长 秦建业

   作为文化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一是要认真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把思想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紧密联系文化部工作实际,抓好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三是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引导文化系统各级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四个大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文化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四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文化系统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意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五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部门人才优势、部门优势、资源优势和阵地优势,积极推动廉政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以艺术的形式弘扬廉政文化,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六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整体推进文化部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各项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证。

    文化部离退休干部局局长 张理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今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觉,主要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对我们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是要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善于从世界发展大势中把握文化发展前景;二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三是要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关键在于实践,在于扎扎实实地落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弘扬、吸取、创造中华文明的过程。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还包含着对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和建设、自信宣传和创新。

    文化部机关服务中心主任 张建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和方向,确立了到2020年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此,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准备、体制机制准备、人才准备以及和谐稳定的准备。

   在文化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机关后勤要改变传统的后勤观念和传统的服务方式对改革发展的束缚,继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干后勤”转变为“管后勤”;二是狠抓机关后勤管理细节,由宏观管理转变为微观管理;三是由相对软弱、松散的管理工作作风转变为刚性、严谨的管理工作作风。要形成团结协作、职责清晰的格局,转变职能,下放审批权,从习惯于亲自参与办会、办活动转变为制定政策、行业指导;形成全部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格局;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各司其职办好事的格局;形成既能管好机关、管好事业单位,又能管好企业的体制机制。我们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机关后勤文化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务实勤勉、敬业奉献,树立昂扬向上、风清气正的机关后勤形象。通过我们的积极工作,确保稳定和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氛围。

    文化部信息中心主任 洪永平

   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我看来,“文化强国”有两重含义或两种解读方式:一是成为文化上的强国,要求文化及其各种构成因素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各项指标均与当前国力水平相符合、相匹配。二是以文化来“强国”,强调的是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终极性的目标,具有时间上的无限延续性,而“文化强国”则是在同一时空中进行国际比较、比拼的结果。所以,“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两大一新”的深化、细化和明确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文化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展示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深受鼓舞和鞭策。当然,在欢呼、期盼之余,最重要的还是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一是要按照文化部党组的要求,抓紧把方针原则变成政策法规。二是要借全会东风助力,推进文化系统信息化建设。文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信息化工作虽然不是文化部的核心业务,但是它可以如影随形地为核心业务提供贴身贴心服务,有效地助力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将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带动、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多方力量,加快提升文化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文化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