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风终遭当头棒喝 文艺创作需寻求源泉

中国新闻网
2011-12-07 17:02:53

    “复制”成风终遭当头棒喝

    文化艺术创作领域需寻找创作之源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2011中国版权年会”上表示:“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属于重复、复制和模仿,创新作品不多。”此话一出,犹如一记当头棒喝敲在许多人的头上,各界人士纷纷开始分析原因,并积极寻找改变现状的应对之策。

    当头棒喝

   有数据显示,仅2010年小说类新书数量就有4300多部、电影526部、电视连续剧405部、动画片年产量22万分钟、舞台剧4000台……文艺作品在数量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当然也是繁荣发展的一个标志,值得欣喜。但繁荣发展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艺术原创力与艺术质量。柳斌杰指出:“目前我国一年小说类新书数量达到4300多部,但是公众知道的、阅读的却不多。为什么很多国人喜欢看外国大片?因为对方创意和传播能力比我们强。文化创造的成果就是版权问题,但时下我国的文艺作品创造力还不够。”柳斌杰表示,为了鼓励文化领域创新、有新作品,政府将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中国设立国家文艺荣典制度,对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文学艺术人才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还会设立相应的基金予以鼓励,“例如中央到地方提供资金扶助,福利彩票相当比例倾向文化领域。”而针对目前个人和单位版权维权困难的现状,政府将通过行政执法的手段调解版权纠纷问题。

    各方回应

   以前,电视剧片头总会打上一句“本剧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今,这样的“巧合”越来越多,此前热播的《宫锁心玉》被指抄袭《流星花园》,最近播出的《美人天下》被指山寨美剧《越狱》……并不只电视剧如此,文学、电影、音乐等领域也都有这样的情况。郭敬明曾因《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而惹上是非,许多书都多多少少会有质疑抄袭的声音传出,抄袭,这个关键词在人们心中已经从最初的惊讶、不齿演变成了现在的见怪不怪。在柳斌杰明确指出了这一现象后,各方回应十分热烈,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郏宗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并不清楚90%这个数字的来源,但现在的文学作品、出版物的确存在很大程度的模仿和复制现象,甚至是低层次的撞车。郏宗培介绍,所谓复制有两种。一种情况是某一本书红了,大量同类题材蜂拥而上。出版市场上,职场、谍战、婆媳关系题材热一波接一波,很多写作者和出版商都在看风向,走捷径,什么东西迎合市场,大家就写什么,出什么,甚至请抢手赶时间出版,复制起来很快,一、二十万字的东西很快就能出炉,完全不负责任。另一种情况是一本书红了,很多出版社都来抢,于是单行本、丛书、文集、系列书都在出,一鸡多吃,也是出版资源的浪费。也有文化研究人指出,经历着不同文化传播样式的同质化审美疲劳:先是看到电影《手机》,然后又看到电视剧版;先是有《雷雨》,再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先有《哈姆雷特》,再有《夜宴》。

    谋求良策

   想要改变当前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郏宗培分析说,进入到数字时代后,有些东西拷贝起来很容易,另一方面,写作者想象力的缺乏,也是导致模仿和复制现象存在的原因。但文学没有原创性,其实是写作者和出版商的自杀行为,读者只能骗一次,有志向的写作者和出版商不会这么做。美术家郭长安建议:“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以开放的胸襟,搞好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潮流、与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需求的对接。如果能加速文艺、文化市场竞争公平化改造,加强版权保护工作,给予创新者高回报,必然会有利于营造追求创新的艺术创作环境。”时评人陶功财表示:“要想抵制文艺创作‘复制’之风,关键不在于政府如何扶植,而在于要坚决打击这种盗窃他人思想或者劳动成果的行为,有效震慑想走捷径、想‘拿来’的企业或者个人。并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建设,确保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局下多出精品,多出震撼的作品。”

   光明网的一篇名为《谁给九成文艺作品打下“复制”的烙印》的评论则指出:“当下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同程度地缺乏现实生活对于创作的支撑。一些文艺人习惯于‘猫’在封闭和虚拟的空间里‘捣鼓’,缺乏鲜活的生活体验,缺少灵动的创作火花。没法创新,只得用‘复制’移植别人的东西来弥补。说白了,如此‘复制’,实则就是创作上业已形成的养尊处优的‘剽窃’倾向。”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