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创作:走向市场,更要赢得观众

中国新闻网
2011-12-07 17:11:05

   90多年前,五四运动把歌剧这种以歌唱为主的欧洲音乐戏剧形式带到了中国,中国的观众从此知道,除了有在戏院里演出的戏曲之外,还有在剧院中演出的歌剧。

   歌剧传到中国后,从一开始就与观众的审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歌剧是音乐叙事之剧,也是歌唱之剧,能否从词到曲写出被人们流传的唱段,关系重大。观众可能会忘了剧目名称,但精彩的唱段能让他们记起内容,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总政歌剧团原团长王祖皆说,“有没有好的唱段,也是歌剧是否有亲和力的因素。我们想要创作的是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让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歌剧。”

   在这些年的歌剧创作中,王祖皆和张卓娅夫妇在歌剧创作中一直特别重视对这个问题的突破,为此他们也作出了很大努力:歌剧《芳草心》中的《小草》、《看窗外已洒满五月的阳光》唱段;歌剧《党的女儿》中的《天边有颗闪亮的星》、《万里春色满家园》唱段;歌剧《玉鸟“兵站”》中的《我心永爱》唱段;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不能尽孝愧对娘》、《娘在那片云彩里》唱段等,有的已被群众传唱,有的则在各大音乐院校里作为民族声乐教材或在各类声乐大赛中作为指定曲目被众多专业歌唱演员争相演唱。

   同时,各地纷纷创作的乡村歌剧、小剧场歌剧、喜歌剧、轻歌剧、戏曲音乐剧和通俗歌舞剧,虽然大多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票房,但至少可以看到,国内歌剧、音乐剧艺术家在面临市场经济的生存挑战时,正积极走出象牙塔,创造并尝试运用各种形式,寻求各自的生存发展之道。

   “舞台艺术要善于发掘在现实生活中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如果能引起共鸣,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可。而现在,我们的作品与观众往往是有距离的。缩短与群众的距离,这不是一个一般问题,而是艺术的生死存亡问题。”王祖皆表示。

   在西方,歌剧走高雅的路线已经被证明是死路一条,这让歌剧艺术与当代人之间产生了断层,让歌剧院成为少数人士享用的场所,让听歌剧作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这种人为的阻断,导致歌剧在大部分人群中缺乏吸引力,“如何让新的观众走进剧院听歌剧,成为西方歌剧革新的主要目标。”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说。

   同样,如何创作出能让大多数观众欣赏得了的歌剧,也是当代歌剧创作者一直在攻克的课题。“在进行音乐创作时,作曲家总会被一系列问题所困惑:要不要考虑广大群众的接受能力与欣赏程度?追求技术的创新是否一定不能为大众所理解?一旦考虑到大众的欣赏心理与水平,是否必然会降低作品的艺术水平与技术含量?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即追求作品的专业性与创新性是否必然与同时代社会公众的欣赏要求相矛盾?”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金湘说。应该承认,创作者的爱好与群众是有所不同的,缩短与群众的距离,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向民间,用贴近群众的手法来贴近歌剧演出的规格和档次,让歌剧既能走市场,也能赢得观众的心。

   2009年,中央歌剧院首次推出“国际歌剧季”,在4个月时间里集中上演了10台23场不同类型的歌剧及音乐会,吸引了12万余名观众观看演出。2010年和2011年,中央歌剧院继续推行“歌剧季”,集中上演《白毛女》、《图兰朵》等一批中外经典歌剧作品。

   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说,长期以来,歌剧艺术领域的一些优秀剧目在获奖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通过面向市场来创新歌剧生产和营销方式,培育文化产业链,推动高雅艺术走向大众,改变了过去剧目排演和营销‘零敲碎打’的生产方式,通过有计划的生产更符合艺术创作规律,更能保证艺术水准,同时易于向大众推广歌剧艺术。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