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代会”回响:香港文学如何“出精品”?

中国新闻网
2011-12-08 14:30:22

   港澳作家上月末首次以正式代表身份参加了五年一度的“全国第八届作家代表大会”。返港后,不少作家共同思考的问题是:在“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的要求下,香港文学如何坚持特色,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被冷落”的香港文学

   “香港社会冷落了文学。”《香港文学》总编辑陶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在处处经济挂帅的香港,文学读物卖到2000本就算“畅销”,当作家不可能成为职业“饭碗”,文学创作要利用业余时间清苦耕耘。

   香港作联主席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借用诗人余光中的话说,文化是“闲”出来的。而香港文学大多文字简明、轻快,专栏文化长期盛行,这些是商品社会的“副产品”,也是香港少有大部头作品的原因之一。

   “人如果被外在欲望绑住,心灵空间缩小,自然难有大气派。”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艺术委员会主席蔡益怀说。他还指出,政府无需以行政指令推动文学发展,但有责任提供土壤。而艺发局的资助中,文学总是受惠最少的范畴。

    “沙漠”中也有“绿洲”

   “但无需妄自菲薄,这样的环境才能突显香港文学的坚韧性。”蔡益怀说,称香港是“文化沙漠”属误解。他认为香港文化形态多元,大众文化尤其蓬勃,对内地文化产生辐射作用,“金庸在华文文学很有影响力,李碧华的《胭脂扣》现在看亦有了经典性。如果说这些作品是‘俗文化’,难道明清小说不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

   陶然指出,“香港文学”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初时受内地影响较多,后经历文学与政治纠缠的时代,至近十几年本土意识渐强。他认为香港作家要坚持香港视角和香港身份,却不一定只书写香港。

   陶然说,香港文学在华文文学框架下有独特地位,社会的开放特质赋予香港文学“漂泊感”和吸引力。蔡益怀亦指出,香港既继承中国文学传统,又同步追踪西方文学潮流,比如刘以鬯,就将兴于上海的新感觉派在香港延续。

    香港风格与文学传承

   香港何以少有文学巨制问世?潘耀明认为,写出史诗性的文学作品需要大时代背景与文化积淀。在香港本土历史中,政权回归是件大事,但过渡平稳。不过香港文学并非靠“吃老本儿”,他指出,近些年香港“学院派”作家创作活跃,如葛亮、董启章、潘国灵等,均有代表性的长篇著作。

   蔡益怀则说,香港缺少的是标志性的作家和具有香港风格、气派的作品,文学传承上亦存在隐忧。他指,为鼓励创作,艺发局设立翻译基金,翻译本土文学;还着力栽培年轻创作人,资助“80后”文学刊物。

   关于中国作协对香港作家的支持,蔡益怀称希望作协的“重点作品扶持计划”能覆盖港澳。陶然则提出,中国作协在港澳吸纳会员的方式需改进,建议取消每年两人的限额,视资质、条件灵活发展,更有助维护作协声誉。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