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电影”是个伪命题?好电影还得看文化价值

中国新闻网
2011-12-08 14:31:03

   投资不到500万,票房高达9000万,曾经被认为是“票房神话”的中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被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轻松超越。随后,AngelaBaby主演的《夏日乐悠悠》、韩庚的《大武生》、五月天的《五月天追梦3DNA》等电影尾随上映,各大影院成了年轻人追星的场所。

   随着这些以青春偶像为卖点的电影接连上映,“粉丝电影”这一名词渐入视野,甚至有媒体认为,国产电影即将步入“粉丝电影时代”,2011年应该被封为“粉丝电影票房元年”。

    “粉丝电影”真的能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春天吗?这恐怕只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首先,“粉丝电影”是一种主打粉丝群体的类型电影,一般制作成本较低,专为迎合粉丝而拍,对某些群体而言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这种“粉丝营销”利用当红偶像的影响力来掏粉丝的钱包,即便仅从商业角度来看,也是对明星的一种过度消费。

   其次,仔细分析这些涌入电影院的“新观众”,可以发现,他们大多是青少年群体,为了力挺某些因网络、音乐、电视剧甚至选秀节目而一夜成名的偶像而来,而电影的直接消费人群并非只有这一群体。粉丝群体的狂热性、排他性,往往使传统电影观众群体产生反感。观众观影,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仪式化消费行为,以群体意识来彰显个人的文化品位与人文关怀。在粉丝的喧嚣中,电影人短期内或许赚足了腰包,但他们容易因此失去更多普通观众的口碑。

   其实,“明星”一直被认为是电影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明星常常能带来票房号召力。然而,不顾电影质量的对“明星”体制的膜拜,则是急功近利的东施效颦。

   事实上,好的“粉丝”追捧的是电影类型、题材与角色,而非某个明星。西方高投资电影也并未完全依靠明星带动票房。《哈利波特》系列,靠的是扎实制作和文学剧本,培养了忠实粉丝,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系列则凭借细腻的情感与自我寻找的执着,获得大批观众的认可。

   古语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粉丝电影”说到底还是电影,好电影是剧本、制作、演技等因素长时间发酵的综合结果。电影人当清醒认识到,一部电影的价值是由其社会文化价值、创新的艺术价值与市场商业价值共同构成的。靠商业元素、明星噱头唤起民众观影欲望只是第一步,最终打动观众的,还是电影的文化价值表达和艺术感染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