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炭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陕西省神木县其实也拥有许多著名的考古遗址,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有自己的独特地位。12月27日,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陕北县级博物馆中规模和馆藏量最大的神木县博物馆,建成并投入试运营,第一次免费对公众开放。
该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展厅面积3145平方米,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尤以古代文明展厅中的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器最为可观。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石峁村,曾于1976进行发掘,发现有房址、灰坑以及土坑墓、石椁墓、瓮棺葬,出土陶、玉、石器等数百件,是陕北目前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晚期的人类活动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处于龙山文化晚期向夏文化过度的时期,也是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的代表文化遗址。
在神木石峁出土采集的磨制玉器十分精细,颇具特色,其原料主要为墨玉和玉髓,器类有刀、镰、斧、钺、铲、璇玑、璜、牙璋、人面形雕像等。在这里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玉人头像,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唯一一个以人为雕刻对象的玉器。2006年石峁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相关的考古发掘一直没有开展。在当日举行的石峁文化玉器研讨座谈会上,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省文物局、神木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20余家文博单位的30余位考古专家齐聚一堂,对当地出土和征集的200余件玉器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