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式微昭示新闻生命力所在

中国青年报
2013-01-14 10:23:41

   从2013年开始,世界新闻界的知名品牌——美国《新闻周刊》放弃了纸质印刷,只出网络版,“转世”到数字化世界谋求新生。

    我对《新闻周刊》是有一定感情的。

   2000年一到华盛顿工作,我便开始阅读《新闻周刊》,几乎每期不落。它出的一些专刊,如布什与戈尔的2000年总统竞选、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等,都给我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后来到布鲁塞尔工作,《新闻周刊(欧洲版)》仍是我经常阅读的对象。

   2012年12月31日,《新闻周刊》出版了最后一期纸质杂志。我捧着它,仔细阅读文字,凝神端详照片,仿佛在告别一位知面又知心的老友,伤感万分。

   《新闻周刊》创刊于1933年2月17日,当年发行量就上了5万份。1961年,它被华盛顿邮报公司以1500万美元收购。近80年间,在新闻类周刊中,它与《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一直在美国及世界各地争抢风头。

   在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不断蔓延的大背景下,同时由于纸质媒体不断受到基于互联网而兴起的电子媒体的蚕食与鲸吞,《新闻周刊》发行量大幅下降,从当年300万份的峰值降到了150万份,最大年亏损额达4000万美元。与此同时,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手头也越来越紧。不得已,《新闻周刊》于2010年被转卖给音响大亨悉尼·哈曼,价格仅为象征性的1美元。

   终于,从2013年1月开始,《新闻周刊》只发行电子版了,虽然还是每周一期,但名字已改成《全球新闻周刊》(NEWSWEEKGLOBAL)。

   近80年历程中,《新闻周刊》刊发过众多开创性报道,也因此成了美国内外许多人喜闻乐见的杂志……这里暂且不表。我想说的是,它之所以曾经很成功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却是因为在发掘新闻上舍得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

    有两个很有名的案例。

   1963年,《新闻周刊》派出40名记者和研究人员,采访1250名黑人后,出版了一期特刊,名为《黑人在美国》。这期特刊第一次借美国黑人之口淋漓控诉了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在全国引发民权旋风,进而导致美国颁布了著名的1964年《民权法案》。

   4年一回的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各家媒体的报道重头戏,而《新闻周刊》的做法与众不同。在总统大选的前一年,《新闻周刊》精选四五名记者,别的事都不干,只专注于游历全国各地、寻找各种线索,为总统选举特刊“秘密探寻素材”。这样,总统选举投票结束后第二天,《新闻周刊》即可刊发长达5万字的专题报道。这一期,一般都要加印5万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这一期专题报道,钱花的相当多,光是那四五名记者的差旅费就超过百万美元。

   2006年,乔恩·米查姆就任《新闻周刊》的主编。这一年也是该杂志走下坡路的开端,原因是米查姆改变了该杂志原来珍视“新闻性”的编辑思想。米查姆认为,“分析、观点和评论”可以提高杂志的严肃性和读者的层次。从此,《新闻周刊》从“新闻杂志”变成了“观点杂志”。

   写新闻与写评论、造观点相比,前者看易行难,而后者正好相反。因为,要想报道好一条别人都没抓住的新闻,不仅要花时间、用精力、使银子,而且,即使这些招都使到了,独家新闻的水平与效应也不一定能达到。而写评论和造观点,只要你多读书、脑子活、关在屋里时间长,总能搞出些名堂来。

    正是看到了这一变化,《新闻周刊》的现任主编蒂娜·布朗曾嘲笑过她的前任“闭门造车”。

   近年来,许多纸质媒体关门大吉,其中原因大致相同,不外乎读者流向网络媒体、广告费大幅下降等。《新闻周刊》也是如此。然而,从全球传媒业角度看,《新闻周刊》是迄今为止停止纸质印刷的最大媒体。因此,它的辞世给新闻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新闻媒体的生命是为读者提供独家新闻,否则将无法安身立命。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