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蛙》、《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莫言的小说集开始热了起来。接着,不仅莫言的各种小说、散文的集子大行其道,一些号称“莫言全集”的套装书也横空出世。
到底是买《蛙》、《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还是一劳永逸地购买莫言文集,我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不过,以往购书甚至购物的经验告诉我:冲动消费,常常换来束之高阁的结果。最终,我选择了三本书,而不是二十册的“莫言全集”。后来,我不断地听到购买全集的朋友说,哪怕购买大家或大师的著作,冲动也可能是可怕的魔鬼。我终于明白,我捍卫的不仅是自己的口袋、书柜,还有精益求精的阅读的质量。
说到全集,市面上其实琳琅满目,比如有鲁迅大全集、梁实秋大全集、冰心大全集。这些自然都是大作家、大文豪,但是就算如此,也很难做到字字珠玑、篇篇经典,免不了有滥竽充数的成分在里面。前些年,我非常喜欢王朔的作品,曾经买回一套王朔大全集,拿到书顿时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可是,在文学杂志上看过《顽主》、《动物凶猛》,再看四卷本的《王朔文集》,却免不了有越看越失望的感觉。曾经的佳作、精品,让我留下先入为主的想法——王朔出品必为精品,可是精品并不常有,大作家其实也有平庸之作。那套让我失望的《王朔文集》,我送给了同样喜欢王朔的朋友,至于他爱不爱、读不读、会不会收藏,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不仅出版社爱出名家和大师的全集,一些普通的作家也爱出全集。而普通的作家名声有限,作品常常偏向于纯文学,纯文学纯得让自己孤芳自赏,但是又纯得少有忠实读者的追捧。于是,普通作家的全集常常走的是自费出书的路子,沉甸甸的一套文集少不了承担沉甸甸的费用。逢人就送上一套自己的文集,看上去潇潇洒洒、挥斥方遒,实际上却是一件很肉疼的事情。另外,在文学事业的地位和造诣并不够高的情况下,急匆匆出版的个人文集,整体的质量自然也不尽如人意。如此一来,个人总结和对外宣传的效果达不到,还会因为文集的稚嫩和苍白,被文集的读者门缝里看人——看人看扁了。
读者不读全集,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读书的时候,少一些囫囵吞枣,多了一些精挑细选。而出版社或作家不出全集,不仅可以避免捆绑销售的嫌疑,更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形象和品质的爱护。(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