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来自北京、河北、天津的二十余万民工和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奋战,肩挑手推,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密云水库修建任务,实现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工程奇迹,创下了移山造海、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密云县档案馆征集到《密云水库文艺》创刊号。
《密云水库文艺》1958年11月创刊号,为综合性文艺月刊,由密云水库修建总指挥部政治部编印,刊名由文坛巨匠郭沫若题写(彩色封面),16开本,共32页,是发表水库修建者作品的园地。翻看略显发黄的刊物,浓郁的历史感扑面而来。除发刊词和编后记外,分诗歌、小说散文、曲艺、画页等栏目,收录了周总理视察水库坝址、彭真市长视察水库建设工地、导流放水、劈坡、技术革新等照片10幅,《英雄赞》、《工地上学文化》等诗歌55首,《个个英雄赛鲁班》、《和时间赛跑与洪水争先》歌曲2首,《老团长》、《有钢使在刀刃上》等小说、散文6篇,相声《密云水库漫游记》、对口数来宝《幸福光景万万年》等曲艺作品5篇,《保尔突击队》、《木轱辘马》连环画2部,民工画选6幅,另外还配有部分插图。
刊物时代特色鲜明,其作品形式虽略显简单地分为诗、画两部分,且诗、画多为即兴之作,但却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感情色彩浓厚,真实地展示了水库民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民工们高涨的建设热情和冲天干劲。密云支队、顺义支队、怀柔支队、昌平支队、宁河支队、周口店支队、大兴支队、朝阳支队、通州支队、霸县支队、蓟县支队、玉田支队、香河支队、抚宁支队等10余个支队均有作品刊出,水库工地群众文化活动普及率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在工地上,广大民工边劳动边识字,以土地当纸,木棍当笔进行苦学,顺义支队民工创编的诗歌《工地上学文化》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工地上,学文化,小车当桌坐地下。太阳当灯高空挂,左手拿书右手划。眼睛看书嘴念它,一笔写得也不差。共产党,真伟大,劳动人民有文化。识了字,心开花,永远不做睁眼瞎。”读着这质朴的文字,激荡在心的却是深深的感动。
随着刊内文字的指引,恍如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密云水库文艺》在推动创作,培养人才,民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娱乐以及活跃工地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刊物虽小,内涵却深,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宏乐章,提醒我们,勿忘历史,面向未来。供图/孙小健
(作者为密云县档案局编研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