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侠片兴起因满足小市民憧憬 当时七天拍一部

南宁晚报
2013-01-15 14:21:34

   有人曾言,“每一个导演都有一个武侠梦”;“作为一个中国导演,最终要以一部武侠片来检验”。美国有西部片,日本有武士片,而武侠电影,则为中国所独有。其实,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一直都有一个武侠梦,“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一代宗师》里,梁朝伟气定神闲论着功夫,看似不着一力,而力已透十分。最近一个月,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和冯德伦的《太极》系列再次唤醒了我们基因里的侠骨柔情。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之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之。”有多少英雄无路的悲怆感悟,就有多少意气激昂的豪侠问世。其中,抒情写意的浪漫片,与拳拳到肉的写实派之外,更有别样美景在人心。说到底,能有几人不艳羡“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怡然风采?从朱亥、郭解到虬髯客,大侠们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英名。而在武侠小说和电影构建的江湖世界中,侠客们出神入化的武功、任侠洒脱的性格和他们惊心动魄的故事更是成为不朽的传奇。我们不止一次幻想过携剑行江湖、意气素霓生。

   武侠电影的源头至少可以上溯到1920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的影片《车中盗》,题材为义士武打,这是武侠电影的萌芽。1927年末,友谊影片公司推出影片《儿女英雄》,集武侠英雄与武功打斗于一体,标志着中国武侠电影的正式诞生。

    记者韦玮

   香港武侠片冒起,原因十分简单,一是因为人们爱看刀光剑影,二是社会萧条环境艰难。武侠片里大侠劫富济贫和雪中送炭,很能满足小市民的憧憬。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武侠电影将海派戏曲中的“连台戏”内化为连集分幕的系列影片,《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红侠》《关东大侠》等武侠片都是看好电影市场的行情而连集摄制的。

    七日就能拍一部

   港产粤语武侠片,制作条件简单,找几个“吃过夜粥”(懂两三下功夫)的人,租个古装片厂景,再由武侠小说或人物传奇里挖些片段,约七天就能拍完一部戏,谓之“七日鲜”。1940年到1960年,20年内香港每年出产200部电影,总数有惊人的4000部。

   当时剧本,多直接采自武侠小说,是一种把当红名家作品马上立体视觉化的手段。金庸作品第一部搬上银幕的是《书剑恩仇录》,而《神雕侠侣》首次被搬上银幕是1960年,由南红与谢贤主演。

   武侠片拍上下集(或更多)早已成风,金童原著的《仙鹤神针》、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都要观众留意下集或大结局的映期。通常都无需久等,反正七天就能拍一部。这期间,武侠片由原本的名家小说路线开始,逐渐向武侠神怪走去。很简单,名家不可能每七天就写本巨著。所以,类似《武林圣火令》《如来神掌》《罗刹娇娃》《玉面阎罗》《霹雳降妖剑》纷纷出笼。

   据说倪匡当年的《六指琴魔》也是应付急需之作。但《六》毕竟高潮重重,戏剧元素足够。但惨不忍睹的还是很多,许多与其说卖武侠,倒不如说是在利用神怪去卖青春偶像。

    邵氏武侠风格崛起

   真正抢掉粤语武侠片观众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异军崛起的华语武侠片。更正确点说,是打着“必属好片”招牌的“邵氏武侠风格”。

   邵氏把武侠片还原到一个“100分钟内教人在视觉上可以置信”的状态。演员是当时新进的“五虎将”。他们是王羽、张翼、罗烈、郑雷、解元。女星方面,初时还只有秦萍和焦姣。秦萍与陈鸿烈都精于舞蹈,肢体美感占尽上风。焦姣的外形较宜粗犷打扮,但真正在早期脱颖而出的,是“书生脸孔魔鬼身材”的王羽。1969年之前,武术指导一词似乎很陌生。拍戏前想招数,就由几名懂功夫的特约演员或配角来兼职一下,袁小田(袁和平父亲)、石坚、柠檬、林蛟都是“能照顾自己也照顾他人”的。女星方面,来自北京、父亲是武师于占元的于素秋也毫无问题。邬丽珠和任燕也懂真功夫。但陈好逑怎可能会功夫?借位是一个办法,假如借位借不到,就在胶片上做卡通效果,让她放飞镖。如此武侠,难怪没多久就宣告完蛋。

    《龙门客栈》让英雄真实

   武侠片从“发掌风”到“拳拳到肉”,从密实紧绷的夜行衣到露出胸肌,不只是时代审美转变,基本上是观众对银幕上的真实感要求越来越高。而后来更改了整个气候的,是胡金铨。

   今天若重看胡氏《龙门客栈》,不难发现胡除了用更快的跳格剪接,还在武功及人物里增加更多的说服力。《龙门客栈》之前,武侠片没有一个英雄在银幕上喘过气或打不过坏人。《龙门客栈》里大侠跑得气喘如牛,数人合力都险些打不过东厂大太监,加上胡氏在《龙》片对白及历史背景上不苟且敷衍,一种全新的武侠风格由此形成。

   上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像彗星一样带动了武“打”片。此后是有武无侠。小龙走后,成龙的《醉拳》等片,也开始改称武打片,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除了李连杰《少林寺》一时掀起正宗武侠片的回光返照,那种下山为父母或为民族报仇的武侠片,已经没几个人敢唱那调调了。

    新派武侠电影的诞生

   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另类武侠片,这个另类就是徐克。徐克从《蜀山剑侠》开始就追求胶片能为刀光剑影所能达到的最快境界。刚开始甚至有人批评他的戏说看了会晕,但今天事实证明,是他的眼睛比任何观众都快,是他有先见。徐克的成功之处,就是会处理动作戏。可是要打入国际市场,单靠精彩动作与节奏不够。外国人的要求是:一定要回到全世界人都看得懂的最原始点上去,那就是人性和感情。这也就是李安的《卧虎藏龙》精彩之处。在《卧》片里,武侠只是一个背景、一个手段、一个说故事的方式。无论怎样整部戏还是回到人的心窝里去,这才是李安武侠里最绝的一招。2006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了全球票房的另一高峰,但争议仍未消减,后来张艺谋拍出《十面埋伏》以及近来颇受好评的徐克的《通天神探狄仁杰》、苏照彬的《剑雨》以及最近徐克的《龙门飞甲》,我们可以见识到武侠电影又慢慢恢复活力,只是我们心中明白的是武侠电影是回不到当初的巅峰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