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聚焦非遗

中国文化报
2013-01-16 14:37:57

    用镜头聚焦非遗

   ——记湖南摄影工作者李锋

   

 李锋拍摄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及其传承人聂方俊。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英

   2013年新年前的一个周末,一个别开生面的非遗主题摄影展在长沙举行。这些摄影作品的拍摄者是《长沙晚报》的摄影记者李锋,5年来他自费跑遍湖南100多个地方,拍摄了湖南省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的画面。

   展览现场,观众对李锋作为一个普通摄影记者高度的人文关怀意识与执着表示出钦佩。坐在角落里的李锋淡淡地告诉记者,他与这些非遗是联系在一起的。

    难舍记忆 走上记录非遗之路

   李锋,《长沙晚报》摄影记者,从事摄影工作多年,但让李锋真正走上非遗体验式拍摄的道路,源于5年前的一次采访。2007年,李锋在湖南省江永县采访时,看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美月书写的女书。“这种女人和女人之间通信的密码,讲的都是她们之间微小的喜怒哀乐,太神奇了!”从2007年到2010年,3年的时间里,他多次到胡美月家中,拍摄她写女书、为游客讲解女书的画面。

   2008年,在对江永女书跟拍近一年时间后,李锋看到了非遗面临各种传承危机的冷酷现实。一次,他去湘西龙山县探访土家族非遗项目咚咚喹。他看到传承人颜三秀老人家中一贫如洗,老人孤苦伶仃,老人说这活计不赚钱,大家都不愿意学。而湖北某县积极抢救几近消亡的咚咚喹,便派人来到龙山县花3万元高价买下一支咚咚喹。李锋说,咚咚喹的模样跟普通的竹笛差不多,制作简单,在他看来那3万元不是在买器材,而是在买记忆。而真正等到这些技艺与艺术都消亡时,再高的价格也买不回来了。

   那一年,李锋下定决心要深入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生活,尽可能真实、生动地用镜头记录下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在当下的生存状态。于是,他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带上拍摄器材和盘缠,以普通人的身份走上了非遗拍摄之路。

    不辞劳苦 留下生动的活影像

   拍摄的过程漫长而曲折,他不是记者,也不是学者,只是凭着个人的文化情结来参与非遗保护。为了能最真实地记录下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生存状态,李锋与他们共同生活,一同劳作,相伴在餐前饭后。为了消除隔阂,他有时什么机器也不带,就与当事人拉家常,与他们的孙子做游戏。其中滋味可谓五味杂陈。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跟拍郴州桂阳县湘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谢忠义。这位他跟拍了4年的湘剧表演艺术家,通过日常的接触,已经与李锋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谢忠义从事湘剧表演50余年,退休后很少演出,但经常被邀请到各处讲课指导。4年时间里,李锋只拍到一张谢忠义演出的照片。某天,他在郴州偶然听到谢忠义正在一个偏远乡镇演出的消息。为了能及时赶到演出现场,李锋不顾路途遥远,向朋友借了车连夜赶赴目的地。在那里,他拍下了一张谢忠义在舞台上跑龙套的照片。

    矢志不渝 修复残缺的文化记忆

   李锋原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完湖南省55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过5年的奔波劳累,他才拍了34位。5年中,他花费的资金达到20余万元。为了走近拍摄对象,他给老人买生活用品,给他们的孙子买零食,看到某些传承人生活苦难,他想方设法以对方最能接受的方式给予经济支援。李锋为了不让拍摄工作停滞,他去打短工,向老婆打借条。提起这些,李锋露出一丝苦笑。

   李锋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湖湘文化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库。“我只想记录下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当下的状态,等到将来有一天有人要研究时,我可以提供真实的一手材料。”

   “我想告诉所有爱好摄影的朋友们,多留心拍点历史文化题材。不然,等那些非遗传承人就在我们身边渐渐老去甚至离去时,我们却浑然不觉。”这是李锋的期盼。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