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清澈透明像一面光亮的镜子

中华读书报
2013-01-17 10:24:23

    苏有朋也是个非常孝顺、贴心的好孩子,他对自己的父母如此,对我也如此。可以说,在我35年的娱乐圈经纪生涯里,真正能拥有上达七八十岁老粉丝下至两三岁娃娃粉丝的明星,如今看来也只有苏有朋一人。

   有许多媒体都会问我:“您带过这么多的大牌,从一代歌后邓丽君、不朽的刘文正、巨星凤飞飞、常青树费玉清、蔡琴,到青春偶像小虎队、李威、林佑威,最让您感到有成就感的是哪一位?”

    邓丽君在华人歌

   坛上的影响力后辈永远无可取代。刘文正当年的魅力横扫歌坛,至今无人能出其右。费玉清、蔡琴、陈淑桦隽永的歌声将永久流传。可是最能让我深感荣誉的就是苏有朋!

   小虎队自1988年7月开始甄选出道,1989年2月出第一首单曲《青苹果乐园》,1989年6月出第一张专辑《逍遥游》。

   自1988年到今天,21年过去了,苏有朋和我之间从来没有断过联系。即使我们之间曾经分属不同的经纪公司,他让更为优秀的经纪人经营,而我带的是其他艺人,即使我们曾经天南地北各自在世界各地奔波,但靠着现代通讯工具,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不断为彼此送去一份关怀和祝福。

   如果我们能刚巧都在台北,就会一起约出来喝个茶、吃碗冰;如果我们在北京遇上,也会在没有通告的时候相约在大雪天到火锅店饱食一顿,暖暖心。

    这份情谊自1988年初相识到现在,只有浓稠没有稀释过。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份父子般的情谊。他很尊重我,我也从不欺小。

    我非常清楚,倚老卖老是很要不得的一件事。因为他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比我更明白一切。

   我生性孤僻、臭脾气,坏毛病也特多。跟我共事的同事大都躲我躲得远远的。朋友更是屈指可数,更别说谈得来的。

   苏有朋对我很尊重,也很担待,从来不像别人那样排挤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不满16岁,念台湾建国中学一年级,是个标准的好学生,双眼充满了灵动智慧,对知识、对新鲜事物的吸收很快,可是在生活方面,他的处理能力就没有吴奇隆、陈志朋那么熟练而恰当。

   当年我们对小虎队的培训异常严格,除了歌艺舞技等才艺上的苛刻要求外,品德方面的考核、生活上的独立自主能力也列入必要的管理项目。

   那时候的苏有朋承受着同龄少年无须承受的巨大压力。他白天要面对沉重的课业,晚上要和吴奇隆、陈志朋练歌习舞记动作,直到凌晨两三点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第二天一大早6点还要照常到学校上课。星期六、星期天更是全日集中在排练厅,勤练歌舞不得休息。那样的苦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承受的。

   相较于吴奇隆、陈志朋,还不满16岁的苏有朋心理负担更沉重。吴奇隆那年18岁,陈志朋17岁,虽然他们也还是半大不小的学生,但因为比苏有朋年龄稍长,较有社会经验,生活上还能自理。在这种状况下,我很自然地会主动在生活上给苏有朋多一些帮助。从苏有朋下课后到排练前,我为他先买好盒饭、备好茶水。等他排练完后我教他如何整理自己的衣物、清洗擦汗的毛巾等。匆忙赶通告前为他先将服装准备好,就好像为自己儿子打理生活似的。就这样,我们渐渐熟悉,距离也近了一点。

    苏有朋也是个非常孝顺、贴心的好孩子,他对自己的父母如此,对我也如此。

   我的老母亲也十分疼爱苏有朋,他管我母亲叫“阿嬷”,那是闽南人对奶奶的昵称。他把我母亲当自己的奶奶,嘴可甜了。我母亲知道他喜欢吃芋头糕、萝卜糕,每年过年时都会亲自蒸食,遇到苏有朋来家里拜年就切上一大块让他带回去。

   我自与他相识二十多年来,每年春节他都会送我一个晚辈给长辈的压岁包。不管里面的数额是多少,那代表他对我的认同和尊重。

   因为我年纪大他许多,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喊他“儿子”,他也大大方方地喊我“阿爹”。久了,这就成了一种习惯,我们就像真的父子了。

   我自1977年一脚踏进影视圈,资历逐年加深,许多后辈都恭恭敬敬地喊我“宋哥”或“宋老师”,唯独苏有朋偶尔敢开我玩笑叫我“宋老头”!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恭敬地喊我“阿爹”。

   我自幼左耳因疾失聪,所以在和人讲话时习惯是倾右半身将右耳向着对方专心倾听。许多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和我对话时从来不会特别关照我。唯有苏有朋,我只在初识他时跟他说过一次,他这辈子就都牢牢记住,每次和我说话时都会主动趋向我右耳以方便我听。

   我的脾气执拗,毛病多,坏习惯也不少,和我共事的人都不太爱睬我(现在想起来才明白大家对我其实是敢怒不敢言),也唯独苏有朋敢向我直言,直截了当地指出我的孤僻、我的缺点、我的过错。他告诉我:“同事们都很尊重你,因为你能力强又敬业。但是因为你古怪、孤僻、不合群,所以大家都怕你,不愿意接近你!”这点我非常感谢苏有朋,他让我知道了人当然无法十全十美,但要当一个受欢迎的人就要明白自己的缺点,还要努力去改正缺点。

   苏有朋的清澈透明像一面光亮的镜子,在他身上我可以反照出自己的毛病。即使他的年纪比我小很多,我都由衷佩服他的聪颖、智慧、待人宽恕与力求上进,不与时代脱节。

   从少年到青年、从学生到艺人,苏有朋自小虎队刚出道时就以清新的气质、灿烂的笑容、优异的学习成绩、出众的歌舞表演俘获了众多青年男女的心。那时代,小至两三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国小小学生,都无一不以拥有苏有朋的高学历、阳光笑容和出色歌喉为目标;许多高中生、大学生也以苏有朋的形象作为自己将来学习的榜样;更多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级的粉丝也无不以拥有一个像苏有朋一样优秀的孩子为荣。

   可以说,在我35年的娱乐圈经纪生涯里,真正能拥有上达七八十岁老粉丝下至两三岁娃娃粉丝的明星,如今看来也只有苏有朋一人。

   如今,除了影艺歌唱以外,苏有朋还将大部分心力放在宣扬慈善与公益上,他极力关怀弱势团体,不求回报地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真正做到了“舍小我以成大我”。这个举动更让他在复杂的影视圈中获得世人由衷的赞赏,也使得他在歌唱、演艺之外的人格层面获得了实质上的提升。

   曹雪芹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积至多时眼闭了。”

   出道22年了,苏有朋积累了一定的名与利,我们曾共同走过许多风风雨雨,也将面对下一个局面的翻腾。但我非常赞赏苏有朋在演艺以外用实际行动关怀社会、济弱扶贫的举动,他让自己站在了演艺之外的另一个高度。

   不是每一个大明星都愿意和李连杰一样,行有余力而乐助于人,苏有朋低调、扎实,我欣赏他一路下来的厚积薄发。这一生我也以见证过苏有朋从青涩懵懂到成熟睿智的全部成长史为荣!

   (本文摘自《永远的小虎队》,宋文善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定价:48.00元)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