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

中国文化报
2013-01-21 15:36:35

    “中国龙”风头劲越剧美不胜收——

   浙江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

    本报驻浙江记者   骆 蔓

   1月16日,记者从浙江省对外对港澳台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浙江省执行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775起、参与交流7280人次,其中引进交流项目662起、5586人次,派出项目113起、1694人次……一组组可观的文化交流数据,一场场意义深远的出访活动,显示着浙江对外文化交流的红火景象。

    “中国龙”尽显民俗魅力

   北京时间2012年9月16日晚8时30分,作为新加坡华族文化节开幕式压轴节目,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九节龙》伴奏锣鼓刚收音,只见舞台中央骤现一条金龙,忽而盘旋直上云霄,忽而低首海底捞月,时而罗汉相叠、时而腾空翻越……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人应接不暇。舞台上,这群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演员们使出浑身解数,舞台下,观众们热情欢呼,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华裔黄先生兴奋地说:“我看过舞龙表演,但如此精彩的舞龙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是叹为观止!”

   这样的“中国龙”不止去过新加坡,还去过法国、俄罗斯。去年8月底,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民间艺术团赴法国参加第62届法国第戎国际民间艺术节,表演了“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的《滚地龙》节目,获得该艺术节“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大奖。由中原移民文化与江南水乡文化交融产生的民俗艺术奇葩“长兴百叶龙”,在莫斯科国际军乐节上的表演出足风头,被称为“最美中国舞”。

   依托婺剧和民俗文化两个文化交流品牌,通过文化部“欢乐春节”和友城文化交流活动两条途径,浙江省正在进一步做好“一市一品”工程。“1月下旬,浙江婺剧团还会赴古巴等拉美国家进行‘欢乐春节’访演。”金华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徐利华说。

    灵秀越剧凸现江南风情

   极具江南灵秀之气的越剧是杭州戏曲艺术的代表。2012年4月3日晚,为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上海评弹团、韩国首尔剧团齐聚韩国首尔龙剧场,同台表演《春香传》。

   在15分钟的苏州评弹演出结束后,饰演李梦龙的茅威涛出场。才子佳人,对诗传情,优雅唯美。大部分韩国观众很惊讶:这么帅的李梦龙居然是女人演的!70分钟的演出,让观众充分体会到了越剧的魅力。“3个春香,3种味道,中国越剧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李梦龙。”韩国观众金成熙评价说。

   “截至2012年12月,经我市文化部门归口报批、承办和跨部门、跨地区组织实施的交流项目共170起、2591人次,其中出访交流项目46起、401人次,来访交流项目124起、2190人次。开展文化交流合作项目20个。”浙江省杭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何平谈到该市的文化交流项目时如数家珍。杭州杂技总团携《转碟》、《狮子舞》等传统节目参加了科威特建国51周年系列活动;杭州越剧院赴香港参加“2012中国戏曲节”越剧演出……“杭州的专业艺术院团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起了排头兵作用。”何平说。

    展览展示发掘文化内涵

   2012年9月底,“2012西班牙·中国浙江文化节”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幕。此次文化节时长两个月,举办了“5000年中国丝绸文化展”“锦绣浙江——民俗风情摄影展”“彩蝶女乐专场音乐会”和原创动漫作品展播、文学讲座等活动。2005年以来,浙江已先后在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墨西哥、芬兰、埃塞俄比亚和津巴布韦举办过“浙江文化节”。

   旨在全面展示国内文化产业丰硕成果、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交易、文化信息交流的第七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更是充分发挥了义乌国际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博览会期间,境内外客商参会踊跃,实现了展览成交额45.17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外贸成交额27.55亿元,同比增长10.69%。“本届展会共有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92395名境内外采购商参会,其中境外采购商5782人,境外贸易团队36个。”浙江省义乌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朱伟武对记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义乌文博会还重点推出了景德镇精品陶瓷展、框画工艺品展、文化创意设计创新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和书画古玩专业展,让展会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浙江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拓宽了浙江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也丰富了全省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浙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