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作者 Kevin Kelly近日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则奇思妙想。针对许多电子书被下载后就被闲置的情况,Kevin Kelly突发奇想,如果读者每读完一本书就能从出版商处获得大于购买价格的报酬,情况会如何呢?
假定读者每下载一本电子书需要付出 5美金,就现存情况,不论这本书之后有没有人读,出版商都获得了 5 美金收入。Kevin假定的模型是,如果读者读完这本书,他将从出版商处获得 6 美金。也就是说,扣除购书费用读者还能净赚 1 美金,出版商将因此损失 1美金。
Kevin 的模型会造成出版商收入下降吗?不一定。Kevin认为,读者在购买电子书时都怀揣着阅读的欲望,读书不仅免费还能赚钱的概念将极大地提升电子书销量。同时,在实际利益的引导下,电子书被阅读的比例将大幅上升,带着社会正外部性。由于电子书销量上升了,即便阅读比例上升、出版商相当一部分收入将回流向读者,出版商获得的经济收入依旧能够提高。依以上分析,此模式能带来三方共赢的局面。
当然,Kevin的模型只是一个概念,考量出版商盈利变动时需要大量的实证资料及数理推断,绝对不是卖 5 美金返 6美金这么简单。鉴于此模式鼓励大家读书,带来社会正外部性,出版商甚至可以向国家申请教育经费支持,通过“看得见的手”引领市场行为。
电子书出版商贴钱给读者的模式最大的待突破难点应该是,如何判定读者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过于繁琐的检验工具会影响阅读体验,较为正常的检测手段又难以经受第三方程序的挑战,更无法阻止“阅读外包”等奇怪行业的出现。不过,如果实证证明了Kevin 的奇思异想的确优于传统电子书行业的商业模式,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电子书出版商贴钱给读者的模式可行吗?欢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