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抚摸生命的成长之痛

达州日报
2013-01-23 11:18:58

    文/范  藻

   青春文学,尤其是校园青春文学,应和着校园的季节与风景,伴随着青春的激情与幻象,在憧憬与迷惘中一路踏歌而来。上个世纪90年代初,深圳女孩郁秀的《花季·雨季》一炮走红,几年后,上海《萌芽》杂志社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更是将青春文学弄得沸沸扬扬。随之,韩寒、郭敬明、尹丽川、明晓溪一帮少年作家闪亮登场,一批青春文学联翩而至,一时间搅得中国文坛风生水起。在他们的作品中,少年的憧憬和反叛、青春的浪漫和迷惘、成长的喜悦和痛楚等等,无不构成了青春文学的双重变奏。那么,在美好的激情与美妙的幻象过后,青春文学,校园青春文学还应该有些什么呢?

   就在郁秀赴美转攻商学、韩寒成为赛车高手、郭敬明进军娱乐圈子、尹丽川转行执导电影、明晓溪致力国际贸易,抑或说青春文学名家四散而遭遇危机之时,作为四川省巴山作家群、出生于1986年地地道道的“80”后新锐作家贾飞于2012年5月和2013年1月,南方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分别推出他的两部长篇小说《中国式青春》和《除了青春,一无所有》。首发式、研讨会、见面会接踵而至,报纸专访、电视露相、网络跟贴不亦乐乎,贾飞用他真实的记录、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行文,再一次点燃了青春文学的激情和投映出青春文学的幻象。诚然,贾飞的《中国式青春》和《除了青春,一无所有》,依然具有青春文学标志性因素,就是青春的激情和青春的幻象,除此之外,它们还有着和同类小说不一样的要素,那就是沉沦后的觉醒、暴露中的反思、忧伤里的叹息、真实性的批判。

   《中国式青春》是贾飞于2005年至2006年之间,在他的家乡渠县第二中学读高中时,创作的校园题材的长篇小说,共计16万余字,该书以一所农村中学的一群学生为叙述对象,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艰难的求学历程、升学大战和生存困境,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觉对自己18年的人生,进行了一次简单而又细致的回忆。如果说《中国式青春》是一部高中生的青春往事的回忆的话,那么,《除了青春,一无所有》则是一部大学生的青春现实的呈现。《除了青春,一无所有》是贾飞2008年“5·12”地震后完稿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D城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的一群大学生为题材,涉及到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奖学金闹剧、求职者悲剧、大奖赛内幕、疯狂的酗酒、无望的爱情、放肆的性爱等,还是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了挽歌式的总结。两部小说虽然独立成篇,但整体立意,主线贯穿,前后勾连,都以同一个人物贾小刀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为依托和触媒,再现了当代中国被喻为“小皇帝”的80后、90后关于理想和命运、人生和际遇、爱情和婚姻、学业和就业的奋斗历程和心路历程;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倒叙、插叙和日记、书信的叙述手法,穿插了白描、抒情和夸张、嘲讽的写作技巧,将一部成长的疼痛史和生命的磨砺史,书写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营造并展示矛盾冲突是叙事文学、尤其是小说的艺术追求,那么在我们熟知的校园题材的青春文学中,是否也应该如此呢?郁秀的《花季·雨季》书写的是特区中学单纯乐观的学生与严格慈爱的老师的“代际”矛盾,韩寒的《三重门》表现的是学生的自由天性与应试教育的“社会”矛盾,郭敬明的《梦里落花知多》呈示的是大学校园浪漫爱情与真诚友情的“情感”矛盾,明晓溪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是一部超人气的网络小说,制造的是爱的意外消失与终于复合的“命运”矛盾。那么,贾飞的校园青春小说展现并揭示的是什么样的矛盾呢?

   首先是现实与理想的扞格不入。贾飞的小说并不像所有的青春文学一样,他笔下的青春并非意味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向往,对梦想的追求;尽管在一定意义上青春就是年青学子诠释人生理想的专有名词,但是贾飞笔下的青春却具有另类性,他的小说写了步入高中的学生渴望大学殿堂,进入大学的娇子期待提升自我,但是,现实中的校园并非都是阳光灿烂,小说更多呈现的是部分教师的唯利是图、学校评价的分数至上,还有各种社团的拉帮结派,学生寝室的乌烟瘴气,更有招聘录用的潜规则和用人单位的势利眼,这直接导致学风的江河日下,学生的浑浑噩噩。其次是情感与欲望的本能冲突。毋庸讳言,贾飞的这两部小说用了较多的笔墨真实而大胆地再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情与欲的冲动,这里不但有朦胧而美好的爱意与初恋,它展现的是两小无猜的纯洁;这里而且有肮脏而卑琐的放肆和宣泄,它呈现的是现实人性的悲剧;这里甚至还有在校学生的卖淫嫖娼,它暴露的是社会问题的复杂,贾飞采取《金瓶梅》一般的现实主义,莫泊桑的批判现实主义,乃至左拉的写实主义的笔法,将这群少男少女生理的成熟与心灵的幼稚,欲望的冲动与理性的压抑,还有贪欲的诱惑与圣洁的爱情,展示得淋漓尽致而触目惊心。最后是堕落与升华的无从选择。的确,人生不是一个左转走向天堂、右转投入地狱的必然性选择,但现实中的我们常常面临别无选择的选择。贾飞小说中的人物谁个没有童年的欢乐与率真,少年的轻狂与憧憬,青春的追求与失落,然而,现实的处境逼迫着他们有的误入传销,有的铛锒入狱,有的底层挣扎,也有的靠自己的奋斗前途无量,还有的依仗父母的权势衣锦玉食;尽管作者给了主人公贾小刀以光明的“尾巴”,让他幡然悔悟,他或许会为司汤达笔下的索于连坠入深渊,或许能成为但丁想象中的诗人升入天堂,我们都不得而知,其实平凡乃至平庸才是他真正的归宿。

   诚然,呈现在贾飞《中国式青春》和《除了青春,一无所有》书中的校园,不再是鲜花盛开的光景,而早已成为人生的名利场和生活的欢乐谷,他塑造的人物已非是理想乐观的天使,而是整个“迷惘的一代”,甚至是“垮掉的一代”。对此,尽管作者没有也不必鞭辟入里的剖析和义正词严的抨击,但小说所道出的事实的真相,一定意义上比道貌岸然的批评指正和煞有其事的指手画脚更具有真理性,因为崇敬一个伟人的最好方式是指出他的缺点。就这个意义而言,贾飞的小说与其说是一次大胆而冒险的青春叛逆,不如说是一场爱之深而责之切的庄严宣判: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如果说,闻一多的《死水》化丑为美,实现了从生活到文学的凤凰涅槃,那么,贾飞的青春小说不仅道出青春文学的真正价值,更是触摸到了生命成长的切肤之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