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可预见的"大蛋糕" 中国音乐剧市场欣欣向荣

文化中国-中国网
2013-01-23 14:30:16

   又到了岁末年初的演出旺季,查询演出信息可以发现,音乐剧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北京这边上演的有汉化版的经典音乐剧《猫》、《我,堂吉诃德》以及原创民族音乐剧《大红灯笼》等,上海那边还有引进的法国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无论是演出安排、票房情况,还是观众反应,音乐剧市场似乎都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之态。

    可以预见的“大蛋糕”

   在音乐剧演出市场上,音乐剧《猫》中文版和《妈妈咪呀!》中文版的表现可谓相当抢眼,据出品方亚洲联创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1.3亿元,这一数据似乎也在印证着亚洲联创的判断——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与他们有相似看法的人并不乏见,刚成立两年的七幕人生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一直将重心放在音乐剧的引进与制作上,两度推出音乐剧《我,堂吉诃德》。

   亚洲联创与七幕人生都可以被视为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掘金者”,尽管从体量和规模上看两者完全不同,亚洲联创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韩国希杰集团三大机构联合投资成立的文化公司,而七幕人生是一家微型民营公司;亚洲联创制作的音乐剧,成本都以千万元计,七幕人生制作的《我,堂吉诃德》,投入成本不及前者的1/10。在这迥异的背后,两者唯一相同的地方,也许就是他们对中国音乐剧市场前景的乐观与信心。

   评价或预测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大体有两个参照体系,一是对比非常成熟的欧美音乐剧产业,另一个是参照日本与韩国的音乐剧市场。音乐剧演出最频繁的地方是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在美国或英国,音乐剧的研发与回收过程相对缓慢,周期较长,但一旦制作成功,回报率相当确定和可靠,像《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这样的著名音乐剧,都已经持续演出二三十年,累积的票房收入远高于像《阿凡达》这样的电影作品,所以在欧美国家,许多投资人将音乐剧视为金融产品,拿来和电影、房地产、股市相提并论;而日本和韩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也已经确立了自己完整的音乐剧产业链。据日本四季剧团驻中国代表王翔浅介绍,截止到2012年7月,四季剧团于1983年引进并制作的日文版《猫》,累计演出已达8213场,排名第二的是音乐剧《狮子王》(8000场)。

   中国观众基数远远大于日本或者欧美国家,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品中蕴藏的消费潜力难以估量。而与广阔的市场潜力不相对应的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出现非常成功的音乐剧品牌,全国还没有一座专门用于音乐剧演出的剧院——这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似乎还有足够的时间去等人切分,而谁能占据先机,谁就能掘出这块庞大市场的第一桶金。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