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建筑要动真格

中国文化报
2013-01-24 15:23:11

    陈国琴

   1月21日的《中国文化报》刊登《数百年京城古刹成高档餐饮会所》一文,介绍北京两座紧挨着的数百年古寺庙嵩祝寺及智珠寺被改建为一中一西两家高档餐饮会所。昔日与雍和宫齐名的活佛行宫、如今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正在成为一些“上流人士”享用美食、举办聚会的商业场所。

   “百年古寺庙”变身供少数人消遣休闲的“高档会所”,既暴露出历史建筑在管理与保护方面存在的“破绽”,也反映出一些监管体系在利益的驱动下沦为摆设。这些年来,从北京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到重庆的蒋介石“重庆行营”,从河南省的“还金闾碑”,到重庆抗日名将李根固旧居等,诸多历史建筑惨遭破坏。凡此种种,无不暴露出历史建筑保护不力的现状。

   事实上,这些建筑大都是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做好对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敬重与传承,同时也是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就拿河南省的“还金闾碑”来说,公元1690年,当地先民谢应明捡到一名赴汴梁赶考的秀才遗落的600两黄金,失主拿出其中的一半酬谢,但谢应明分毫不收。后来,谢应明拾金不昧的事迹,传到了永城籍大学士李天馥的耳中,他亲笔书写了“还金闾”3个大字,镌刻立碑于村头。1992年,当地群众集资维修,又在石碑周围设铁栏杆保护,以使拾金不昧美德千秋万代流传。可以说,“还金闾碑”对于弘扬拾金不昧传统美德,引导公众自觉传播真善美,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还金闾碑”,却在去年3月惨遭拆除。

   像“还金闾碑”等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建筑,理应受到认真的保护,甚至可以作为传统美德教育基地,对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等,有着强大的说服力。然而,近年来,历史建筑被拆除、损坏的消息不绝于耳,一些地区或者有关部门甚至打着“维护”“修复”等各种幌子,对历史文物进行破坏,赤裸裸地暴露出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发展进程中政绩观出现了严重的扭曲。

   面对如此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来保护历史建筑,可谓是当务之急。可是,一边是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一边却是“百年古寺庙”摇身变为“高档会所”的问题,面对如此尴尬现状,人们期待北京市有关方面尽快对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同时,这起事件也提醒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必须要动真格的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