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召开全省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会
“民生”成为文化工作关键词
会议现场。欧居林 摄
这是四川省政府首次将以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全省广播影视工作会和全省新闻出版工作会三会合并。三会合并,会议内容虽做“加法”,会议时间却做“减法”。从下午2点半到5点,会议只开了两个半小时。
切实改进会风的要求在今年的四川省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1月21日,四川省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没有会标、没有盆花,开短会、说实话,一股清新的风气裹挟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农家书屋免费开放 优良率达100%
“灾区文化建设实现整体跨越,全省文化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出席此次会议,并充分肯定了四川省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战线过去5年来的工作。过去5年,四川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地震灾区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跨越,总投资达131亿元、5918个灾后文化重建项目圆满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顺利,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完成63家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21个市州131家有线广电网络经营机构全面整合;省市级电视台合并全部完成,181个县市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全部建立;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37%,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
新气象、新发展。目前,投资20亿元的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四川社科馆、四川大剧院已开工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指标优良率达到100%。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大集团带大产业”战略,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860亿元,增幅30%以上。
文化建设列入 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
“民生”无疑成了此次会议的关键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四川已基本实现“县县有两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活动室、农家书屋”的目标,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在回顾5年来的文化工作时,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感慨:“四川率先在全国提出把文化纳入民生的范畴,文化建设正式列入省委、省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目前,省市县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继竣工和加快建设,文化设施成为城乡标志,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民生”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根据此次会上下发的《四川文化2013年工作要点》,新的一年,四川文化将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加强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高原地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凉山彝区文化民生建设。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用好、用活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提高服务绩效,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基本权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快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舞台艺术创作滚动计划。郑晓幸特别强调,会后各市州要抓好常态的、面向大众的文化活动,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要让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王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