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2013年工作要点解读

中国文化报
2013-01-25 15:07:39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担起“中国梦”的文化责任

   ——四川文化二○一三年工作要点解读

   在1月21日召开的四川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公布了今年四川文化工作的要点,就如何解决以往工作中的盲区和弱势、加快文化改革创新等方面部署了相关工作。会议认为,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四川全省文化系统要以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深化改革、加强服务、增强实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开创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保障民生”“软硬并重”“文化传承”,改革贯穿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的全过程。2013年,四川省文化系统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加强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凉山彝区文化民生建设。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用好用活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提高服务绩效,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基本权益。

   人民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新的一年,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快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舞台艺术创作滚动计划。围绕重大主题活动开展艺术创作生产,支持转企改制院团创作生产,实施振兴川剧工程。推进“巴蜀画派”建设。精心组织优秀剧节目和美术作品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等各项重大赛事和展演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有效增加了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手段。坚持以软件与硬件并重为要求,加快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加快省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产业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满足精神文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坚持以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为目的,促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等项目的优化整合。抓好投融资服务、统计分析、交易展示三大平台建设,大力扶持培育中小微文化企业,储备和培育一批优秀文化品牌。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打牢综合执法队伍的能力基础。

   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2013年,要坚持以文化传承保护为使命,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大遗址保护成都片区工作,加快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程。推动市(州)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和“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工作。鼓励支持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开展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提升文物科技保护和科研水平。

   坚持以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为核心,强化监督检查,健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好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非遗博物馆、展示馆、传习所、示范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心组织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表1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四届国际非遗节。抓好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改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兴动力,掀起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坚持以增强动力激发活力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推动已转制的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设统一高效的全省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系统。加快文化法制建设,推动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积极创新文化交流合作模式,提升对外文化影响力。坚持以文化“走出去”为目标,继续实施“一市一州一品”工程,积极推动演展团组“走出去”,提升四川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搭建对外文化贸易平台。继续实施“连线世界”国际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加强涉外文化活动的规范和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为任务,做好全省“百人计划”“双千工程”和“文化名家”“文化青年英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的推荐、选拔、管理工作。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县乡专职文化队伍和业余文化队伍系统培训。办好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培养文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

   坚持以切实改进作风为重点,继续抓好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扎实开展“挂包帮”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兴调查之风,密切联系群众,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文化系统形象宣传,以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式报道四川文化建设经验和成就,集中报道基层文化工作的鲜活经验,扩大宣传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工作的舆论占有率。

   2013年,四川文化系统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用十八大精神引领文化改革发展,努力推动全省文化建设再迈新台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责任。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