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知识银行”:温州市图书馆创新少儿阅读推广模式

中国文化报
2013-01-25 15:08:24

    图书馆变“银行”借阅卡变“存折”

   “儿童知识银行”:温州市图书馆创新少儿阅读推广模式

   

当班小柜员办理存折

    黄之宏

   图书馆变“银行”,借阅卡变“存折”,阅读成了赚钱的“财路”,知识成了可量化的虚拟币……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儿童知识银行”——一个全新的少儿综合阅读推广模式,受到全市少儿读者的推崇,由此获得了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创新奖。2012年11月,该项目在中国图书馆年会上引起业内广泛关注。2012年12月6日,该“银行”在温州市益民小学龙方校区开办第一家“支行”,标志着这一模式开始向全市推广。

   “儿童知识银行”有哪些特别之处?一个“银行”和一张“存折”怎样改变孩子们的阅读习惯?笔者走进“益民小学龙方校区支行”,探究“儿童知识银行”的魅力。

   在益民小学大堂一角,“知识银行”的柜台与读书角融为一体。柜面摆了一台电脑,柜台后面的礼品柜里陈列着各种文具,标注着不同价码,可以用“知识币”兑换;柜台旁边的展板上贴着小读者们参与阅读活动的心得感受。一大帮孩子争先恐后围着柜台,举着学校发的“存折”,要在这里“开户”。

   益民小学是温州市一家民办民工子弟学校,两个校区共有在校生3000余名,其中龙方校区有学生1400余名。这些孩子学习环境并不优越,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孩子们亲近阅读,一直困惑着老师们。这也正是“儿童知识银行”要解决的问题。

   在充斥着网游、电视等多媒体诱惑的世界里,未成年人阅读面临各种干扰。2012年元旦,温图开办“儿童知识银行”,把阅读行为与知识积累过程比作金钱一样可以存储的财富,小读者变身“储户”,可以“开户”“销户”、储蓄知识币、取款兑换礼品,同时还能获得“利息”。知识“存折”正是这个特别银行吸引孩子的奥秘所在,孩子阅读的兴趣随着“存折”上虚拟财富的不断累积而增长。

   “这是我的第一本存折,我要把上面存满知识币。”益民小学五年级学生吴轩兴奋地说。“既然有了存‘钱’的地方,当然就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多赚‘钱’。”图书馆工作人员说,“知识银行”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累积知识币的阅读活动,孩子们称其为“财路”。

   笔者注意到,赚取知识币的“财路”就藏在阅读的各个环节里,“财路”便是潜移默化引导孩子们回归阅读的“正路”。根据活动规定,孩子们在阅览室安静文明地阅读,或者在阅览室轮值做文明小使者当管理员,工作人员会奖励知识币;低年级孩子参加“海龟哥哥故事会”听绘本故事,高年级学生参加读书会分享经典文学作品,参与“书海拾贝”阅读答题,写下心得体会、阅读日记或者在分享会上讲解自己从书本里读到的知识,都有一笔可观的知识币入账;如果小读者愿意把家中好书参与传递,分享给他人阅读接力,也会获得知识币的鼓励……

   益民小学是儿童知识银行在图书馆外的第一个支行,温州市图书馆赠送了3000余张存折以及500册图书。除益民小学外,儿童知识银行还将在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等校园继续开设分支行,2013年计划向温州市各县(市、区)图书馆推广设立分行,这一新颖的未成年人阅读指导项目将借助图书馆网络在温州市全面推开。

   “以前读书漂流这样的活动,书本往往有去无回,但知识银行现有的800册分享图书,借空之后都能回来。”工作人员发现,知识币小奖励正改变孩子们的习惯,让他们学会了通过阅读分享知识,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成为“银行”的“外脑”,为活动出谋划策。“儿童知识银行”成立1年多来,有4000多名小读者办理了存折,图书馆相关阅览室书刊外借量显著增加,2012年外借636851册次,较2011年同期的308918册次增长了106%。在2012年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创新奖评选活动中,温图“儿童知识银行”项目获得一等奖。

    专家点评

    地域文化与儿童阅读促进的有机融合

   李国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温州市图书馆的“儿童知识银行”是一个成功的少儿阅读促进活动,它的成功可以有多种解读,比如以能激发儿童兴趣的“知识存折”来促进阅读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把阅读是一个创造知识财富过程的理念植根于儿童的心灵等。我要强调的是这一活动的另一成功之处:颇具特色的温州地域文化与图书馆少儿阅读活动的有机融合。

   传承地域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促进少儿阅读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温州地域文化的要素和特点,表现为一种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通商惠工、勇于创新的精神,前不久热播的《温州一家人》就是温州地域文化的艺术表达,全国第一个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落户温州也体现了温州有文化传统的时代担当。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儿童知识银行”,它把儿童阅读行为融化在模拟的金融理财实践中,在递进阅读带来的知识积累与银行储蓄带来的财富积累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实际上是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个充分体现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少儿阅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少年儿童在以兴趣带动阅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温州文化、温州精神的滋润和洗礼,图书馆则有效地履行了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少儿阅读的职业使命。

    “客户”评价

   麻伊涵(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学生;客户等级:钻石卡;开户时间:2012年8月30日):这个活动很有意思,看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还可以赚取知识币。为了赢得“知识大富翁”的称号,我坚持不使用知识币兑换礼品,还有了初步的理财知识,太棒了!

   叶芷(温州市籀园小学学生;客户等级:钻石卡;开户时间:2012年1月18日):捐书活动可以帮助别人看到更多的书,当文明小使者的时候我帮助不会用自助借书机的人借书,提醒小朋友在阅览室安静看书,这也是在帮助别人,我觉得很开心。我以前都是拿两三本书看,现在我自己看书只拿一本。我还会经常拿着存折看自己存了多少知识币,并和其他小读者互相比较。

   王偲璇(温州市实验小学学生;客户等级:金卡;开户时间:2012年1月18日):我办理知识银行存折是因为有次看到有个小朋友在图书馆安静看书,管理员奖励了5元的知识币。我也想拿知识币,因此看书看得更多了,作文也写得更好了,经常受老师表扬。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财富不断增加,我非常骄傲。

   董同均家长(董同均,温州市城南小学学生;客户等级:银卡;开户时间:2012年4月21日):参加了这个活动后,孩子更喜欢看书了。他很小的时候,家里虽然也有很多书和杂志,但他都是随便翻翻,现在他看的书很广泛而且看得很认真。另外,参加这种社会性的活动会接触到其他小朋友、哥哥姐姐和老师,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提高。他都是自愿参加各种活动,又获得了十佳文明小使者和“知识大富翁”称号,他也更加自信了。

    图书馆观点

   “儿童知识银行”活动的推出,是为了培养儿童的自主阅读习惯与兴趣,让他们明白阅读是一种创造知识财富的过程,而知识财富将是自己一生的珍宝。这项活动的亮点在于将知识财富实体化为知识币,并通过积累来实现量化,让未成年人能清晰得知自己通过阅读创造了多少知识财富,以凸显阅读创造知识财富的重要。通过模拟银行理财机制,通过储蓄、消费、利息、贵宾新星榜、知识大富翁等多种手段激励未成年人持续阅读、积累知识币的兴趣,通过模拟银行运营概念,通过在幼儿园、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设立分行,将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提高了便捷性与普及性,而且通过不断融合各分行、支行的阅读活动,使活动内容持续更新、增加,更加具有生命力。此外,还通过银行职业体验让未成年人进行自我管理,成为活动的主人,更能培养其理财概念与职业意识。

   这项活动受小读者和家长的欢迎程度可从阅览室书刊外借量明显增加看出,2012年外借636851册次,较2011年增长了106%。第一家支行于12月6日在温州市益民民工子弟小学正式成立,第二家支行将在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开设,“儿童知识银行洞头图书馆分行”将于今年1月26日揭牌成立。其他各县市公共图书馆也将在2013年一一成立分行来全力推行这项活动。

   从图书馆方面来讲,“儿童知识银行”把文明阅读行为、阅读引导活动、阅读写作等多种类别的活动都融合在一起,让原来单打独斗的各项活动产生了关联并彼此促进。这种良好的综合阅读推广模式,让一直嘈杂的图书馆亲子阅览室逐渐变得安静文明,让各种阅读活动更广为人知且参加人数持续上升,让到馆人数、外借量、办证量不断增长,更让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各分行、支行的建立逐步扩张。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