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探索“文化蓝海”发展新格局

中国文化报
2013-01-25 15:13:31

    

青岛市“千万平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角效果图(资料图)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苏  锐  实习记者  刘  霞

    编者按

   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美城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如果把上述荣誉称号一一叠加,其交汇处便会显示一个名词——青岛。提起青岛,蔚蓝的大海、欧式风情的建筑是它给外人的第一印象。位于山东半岛咽喉部位的青岛市,其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与海洋文化息息相关。冰月时节,“文化强省动车组”第三站,我们到达了山东青岛。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工作人员又忙得不亦乐乎。为展示当地文博事业发展成就,让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青岛市文广新局应百姓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文博行业特色展览活动。3天小长假,上万名市民走进博物馆,或携家人,或唤朋友,踏踏实实地感受了一把文化的魅力。青岛市今年的文化工作,在群众的阵阵赞叹声中迈上了新征程。

    文化惠民有“专家”

   深冬,寒冷的海风并没有挡住青岛市民前往社区文化中心活动的脚步。在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社区秧歌队的队员们正在紧张地排练。“今年春节,我们要举办社区联欢晚会,让大家看看我们辛苦排练的舞蹈节目。”秧歌队的张大妈告诉记者,这支舞蹈由秧歌队的队员们集体创作,由社区文化管理员加以指导,主要反映社区近几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城阳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吕永翠表示,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文化期待,城阳区在2012年初探索建立了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队伍。挖掘管理员的特长和优势,使他们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社区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的推动者。

   胶州市、崂山区等区市也全面开展了财政补贴的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选拔管理使用工作,为社区配齐了专职文化管理员,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队伍保障。

   为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青岛市近年来积极构建了覆盖全市的群文辅导网络。截至目前,青岛市群众艺术馆已组建了1200余人的群文辅导队伍,依托在全市建立的20个市级示范辅导点、100多个区级示范辅导点,每年培训群众和基层文化骨干10余万人次,带动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

   文化惠民,重在实效。在日前青岛市统计局组织的2012年“科学发展群众满意度模拟调查”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87.44分跃居各领域第一名,高于总体得分2.66分。

    文化产业推创意

   增强文化实力与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目前各地普遍面临着文化产业项目雷同化的现象,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2012年11月,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千万平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根据方案,青岛市将重点统筹四方区建筑创意产业园和工业设计产业园、李沧老工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园建设,完成80个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总计100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聚集文化创意企业5000家,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较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千万平米”文创产业园已开工建设118.3万平方米,竣工111.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33亿元。

   为给上述方案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青岛市还制定出台了《青岛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编制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认定办法》、《文化创意产业十佳新兴业态企业评选办法》。

   青岛市文广新局局长王纪刚表示,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要求的开局之年,今年青岛市将加快推进文化青岛建设,打造文化强市,提高文化软实力,将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今年全市文化工作的要点。

    文化服务重示范

   2011年5月,青岛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山东省唯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根据创建目标,结合本地实际,2012年青岛市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积极推进市区两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开展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提升工程;完善了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已不低于0.2平方米,有效改善了“东部强西部弱、城市强农村弱、南部强北部弱”的局面;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2012年,青岛市组织各类文化活动6万余场次,建设农家书屋1600余个。

   “今年我们将加快推进青岛文化中心和青岛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千万平米’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文化项目建设。”王纪刚表示,青岛市今年将扎实做好迎接文化部对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验收工作,确保青岛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而对于即将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王纪刚表示,青岛市将以打造艺术精品为重点,做好舞剧《东厢记》、话剧《向前、向前》、京剧《齐王田横》的打磨提高以及舞剧《红高粱》创作排演,抓好社会文化艺术创作和美术创作,积极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十艺节”决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