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中的沸腾热血》让读者热血沸腾

新华副刊
2013-01-28 15:20:54

    文/周其伦

   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浙江省著名青年作家周如钢先生耗费了一年多时间的实地采访、倾心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洪水中的沸腾热血》一书到我手上时,重庆正处在阴冷的冬季。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重庆最难熬的季节,几乎让人难以定定地坐下来专心地读书,今年尤盛。但当我翻开这部20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时,不由得眼前一亮了。那雅致大气的装帧,气贯长虹的架构,独特细腻的语言,再加上选载的上百幅鲜活真实的抓拍图片,一下子就牢牢地吸引住我的眼球。一口气读完这部作品,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艺术气流在我心中奔涌,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部大作的荡气回肠。

   长篇报告文学《洪水中的沸腾热血》,是以2011年6月发生在浙江省诸暨市这块美丽丰饶的大地上所遭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为叙述背景的,作品形象真切再现了在这场百年一遇的特大灾害中电力工人们的奋力抢险与顽强抗争。这是一个有着特别宏大叙事意义的文学作品,要真正地把握好是不容易的,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作家周如钢自然知晓其中的奥妙,他并没有像有的作品那样追求大而全,浮光掠影地去表现“洪水”,而是紧紧地抓住他认为最有代表性的电力工人这个点做文章,用艺术的手段浓墨重彩地讴歌了国网诸暨市供电局的上上下下,在这场灾难面前的殊死搏斗和无私奉献,书写了他们大无畏的情怀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选的点写实了,人物鲜活了,使得整部作品灵动起来了。

   诸暨是一座不算大的城市,但因为这里曾经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一直以来都被文人墨客视为诸山毓秀浣水流芳之地,山水奇秀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馈赠使得这座自古钟灵毓秀的小城格外地引人关注。乘兴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人们在领略到古文化遗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座江南小城民居的乐善好施。而2011年的那一场洪水顷刻间就改变了小城的温顺模样,平日里如同待字闺中的美丽小城一下子陷入到一片汪洋泽国中,江水发威,全市告急,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危机时刻,国网诸暨市供电局主动请缨,在局长王峰渊、党委书记张浩的带领下,全局的所有员工齐上阵,充分发挥基层供电所点多面广的作用,组织抢险突击队与洪水争时间抢速度,及时抢修毁损的供电设施,硬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保证了全市的供电正常和安全,把诸暨承受的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恢复了吴越古城的亮丽身影。这是一场来不及作任何动员的鏖战,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检验了诸暨市的整个供电系统。抢险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例根本无法计数,他们提出的“洪水退到哪里,电就通到哪里”的豪迈誓言和行为,不仅成为了保证全市生活正常稳定的定海神针,还受到了所有灾区群众的赞美。

   洪水终究是退去了,但具有强烈使命感的青年作家周如钢,却敏锐地捕捉到了海量的抗洪抢险信息。而且这样的信息积存在他心里越多,他就越加地坐不住了。在周如钢看来,面对自己心爱的故乡遭遇如此大的灾难,作为一个有着强烈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作家,总应该用自己的笔为诸暨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小城做点什么吧。最终,他选择了用他很擅长的报告文学这样一种的纪实文学的形式来呈现他对这些抢险人员的崇敬。

   周如钢经过从潮涌的信息里多次甄别遴选,选择了他认为最能够代表诸暨人精神风貌的国网电力员工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为了写出这部长达20万字的作品,他多次进行了异常艰辛的采访。大凡创作过报告文学的作者都知道,报告文学要达到预期的感人效果,必须要储备丰富真实的细节,这些细节都只能来自于第一线亲身的采访,这完全不同于文学创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应景的文字都会削弱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感人效果,没有任何捷径可寻。完成采访后,又是资料整理、筛选,长时间的伏案写作,终于在2012年9月完成了这部作品。

   我没有机会阅读作者的采访手稿,也不太可能深切地去了解作者为了创作出这部作品,内心在选择和取舍上曾经经历过何等激烈的纠结与煎熬。我们仅是从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中所反映出来的感人事例和行文流畅的语言叙述中,就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己笔下人物所蕴含的殷殷深情,对自己家乡的一往情深。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诸暨的悠远历史和美丽倩影;看到了洪水袭来时,万千诸暨人的激情豪迈;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社会一盘棋的可贵联动;尤其是看到了上下一心,不畏生死,昼夜奋战在突击现场的普通国电员工对祖国、对人民的诚挚朴素的爱。

   当那些活生生的真实场面和典型事例,直愣愣地扑入到你的眼帘、撞入你的心扉时,你的情绪不由自主地就和作品的情节呼应起来。也正是这一份感动,足以让我在这个阴冷的冬夜里热血沸腾。我从《洪水中的沸腾热血》,感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文学作品都必须是作者最真切的情感体验,最直白的情绪流露,这样的作品自然就多了一份感人的力量。就报告文学来说,还必须是真实事件的文学描述。

   周如钢的这部作品是足以让我们热血沸腾感动万分的。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作者能够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火热而又宏大的社会生活中,这样我们才能够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