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纸书的第二春来了吗?

雷锋网
2013-01-29 10:02:54

   题记:2010年国内市场大概有40多家厂商在做电纸书,除了最早的一批生产商方正、翰林、易博士,后面又陆续出现了OPPO、纽曼、台电、爱国者、蓝魔等“MP3军团”,以及大唐、华为、中国移动等“电信军团”,连联想、毕升、博朗、甚至盛大也开始进入电纸书市场,2010年堪称电纸书的“中国元年”。但这个电纸书的春天并不长久,2011年到2012年大批电纸书企业退出,市面上还有大量之前生产的电纸书阅读器在清理库存。但隐隐约约的,似乎电纸书的第二春又要在2013年来临了。

   电纸书与电子书并不是同一种概念,前者是一种基于e-ink(电子墨水)的类纸阅读器。基于这种显示技术,用户可以像阅读纸书一样阅读电子书,舒适环保、不伤眼睛。最简单的举例就是亚马逊推出的Kindle,众人皆知。

   早在2008年,Kindle已经为国内科技人士所熟知。事实上,之后的两年中国有大量的消费电子企业也试图复制Kindle,一时间掀起了一股电纸书热潮。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当iPad诞生后,国产电纸书一时间哀鸿遍野——原本也没有什么业绩,但是allin one的平板电脑把未来业绩的幻想也击碎了。

   现在仍能在各3C电商网站上搜到各家国产电纸书在售,比如汉王仍维持着高价格,似乎压根就不打算卖掉库存;而盛大锦书已经跌到了299元的底线价格——说起来,这其实是非常实惠的。

   之前国产电纸书的失败,除了产品形态受到平板电脑的冲击以外,中国没有一个健全的内容分发体系也是主要原因。直白的说,就是买了电纸书回来没有足够的内容可以读。

    但现在,情况可能发生了改变。曾经制约电纸书发展的因素一个个都在被破解。

   首先,Kindle的走俏让电纸书变成了大众接受度很高的一种阅读工具。接触过Kindle的用户都知道,电纸书对眼睛的友好、手感和待机时长是平板和手机是无法替代的,相当一部分用户仍然愿意为电纸书买单。

   其次,数字内容越来越丰富。阅读向数字化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即便阻挠重重,传统读物也在走向数字化的过程中。受整个移动阅读市场的推动,现在从事内容分发的公司越来越多,笔者最近就采访过两个创业团队点滴科技和书仓网,都致力于做数字内容的分发工作,更不用说那些拥有千万级用户的掌阅、熊猫阅读、移动阅读基地等大平台了。

   受这些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读物被电子化,玄幻、武侠、言情这类早就泛滥的自不必说,数字版的文学类书籍、漫画也越来越多。虽然符合国际潮流的版权许可推进并不快,但已经起步,为正版图书小额付费的市场前景也普遍被看好。但对于不明就里的小白消费者,整个数字内容市场可以说随手可得,电纸书的读者不必再担心没有读物,反而应该担心海量内容如何筛选的问题——说不定这里面还可以催生一个类似RSS的推荐和订阅阅读工具的创业机会。

   第三,Kindle的品牌号召力恰好是国产电纸书的机会。显然,国产电纸书要超越Kindle的可能性很小,主要原因在于其品牌号召力强大,而且价格并不算贵。国产电纸书在寻求正常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在千元以内难以与Kindle拉开明显价格差距。但从另一方面看,Kindle数百万台的出货量并不能覆盖有电纸书使用需求的中国用户,国产终端的空间还是存在。毕竟,单品销售30万到50万台对于国内的消费电子厂商来说已经是不错的成绩,而且足以积累种子用户及支撑后续机型的开发和上市。Kindle再强,亚马逊的中国区内容分发体系也不过刚刚建立。“本土化”这道拦在所有海外互联网巨头面前的槛,同样也会给亚马逊制造一些别扭。而国产厂商的微创新,或许会给用户更多惊喜。

   由此看来,电纸书存在再次流行的可能性和外部环境。但需要一个冒进的领导者来激活这一市场。此前有可靠消息称,自元旦开始有一大批e-ink元件出货。这意味着,在今年第二季度将有新的电纸书品牌和产品面世。在之前以汉王为代表的传统IT制造企业和以盛大为代表的纯互联网公司都没有尝试成功的情况下,新的电纸书潮流是否能在2013年兴盛尚有待观察。

   又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此批e-ink元件是小米科技订购的。如果小米确实在研发电纸书,这一市场在2013年将十分值得玩味。而如果不是,2013年将崛起新的科技品牌也未可知。毕竟,现在做电纸书并不是一个跟风行为,而是在尝试重启一个沉寂的市场——与开荒无异。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