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陕西记者任学武实习生薛岩)“让考古学家讲述考古发掘经历,好像探险似的,让我加深了对考古的认识,学到了许多比课本更生动、更贴切的知识。”1月23日,在听完 “2012年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后,郑州大学的葛同学兴奋地说。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是陕西省首次面向市民开展的考古成果发布和考古知识普及活动。
据了解,以往的年度考古成果汇报会仅限于专业人士内部交流,许多市民对当年的考古新发现充满好奇,但却很少有机会能深入了解。这场首次面向普通市民和考古爱好者开放的汇报会,吸引了大量“粉丝”。汇报会原定于当日上午8点半开始,但还不到8点,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报告厅门口就已经挤满了从四处赶来的人们。能容纳3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西安交大的王同学说:“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早点到,占一个好位子,听听咱们陕西的考古研究现状,更多地了解历史。”
汇报会上,各个考古项目的专家就洛南旧石器遗址、神木石峁遗址、宝鸡石鼓山西周墓等8项重大考古发现做了详尽的介绍,并与听众进行了现场互动。在孙周勇“点石为城——神木石峁遗址”主题演讲中,有市民饶有兴趣地问到“遗址中玉石的具体出处和玉石的年代”,孙周勇表示:“这个问题还在研究中,也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带着孩子来听报告的石女士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孩子历史知识的课堂,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能够多举办。”
“仅仅做好科研工作是不够的,只有让群众参与到考古活动中来,才能使科研获得更多动力。这次以‘考古面向公众、传统文化大众化及通俗化’为主题的报告会,将为后续考古工作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表示。
王炜林还介绍,在陕西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陕西省政府已为考古博物馆建设工作立项,建成后将是中国首座考古博物馆,到时群众就能在考古博物馆中更方便、更快捷地参与考古知识普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