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也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文化报
2013-01-29 14:45:32

    本报记者  汪建根

   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关于过去一年科技工作的回顾,过去5年来科技改革经验的梳理,以及2013年科技工作的部署,特别是关于“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安排,引起了文化部门参会代表的思考。本期,我们邀请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对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特别是涉及文化科技发展的内容进行解读。

   记者: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似乎开得特别早。您作为文化部门的参会代表,能否谈谈这个会议对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融合发展的启发?

   于平: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不仅开得早而且开得紧凑。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安排了万钢部长的主报告,安排了8个单位的交流发言,安排了分组讨论,还提供了《中国创新地图2012》、《区域创新2012》等参考、交流材料。会后的这一段时间,我一直结合着文化部《2013年文化工作要点》来梳理科技工作会议带给我的异质信息、别样景观及由此而萌生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另类思考——这个“另类”指的是跳出狭义“文化”的圈地来思考文化建设的问题。

   记者:文化部《2013年文化工作要点》有专节谈到“拓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其中提出要“深化科技部文化部部际会商机制”,不知万钢部长的报告是怎样论述“文化和科技融合”这方面工作的?

   于平:在今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万钢部长做了题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做好2013年科技工作》的报告。这个报告分为“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2013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等4个部分。在提到今年主要推进的十大重点任务时,明确指出其中一大任务是“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抓手是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对此,万钢部长的报告谈到要“提高科技创新对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等关键环节的系统支撑能力,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谈到要“培育文化科技产业集群,推动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谈到要“积极推动中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众文化资源集成与推送服务、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技术等文化事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工作”。

   记者:万钢部长的报告让人感受到科技进步对文化建设的强劲“发力”。在谈到文化建设的几个主要方面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了“推动”这个词语。

   于平:其实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就设了专节强调“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决定》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八大《报告》则更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强调“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可以认为,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也必然对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产生强劲的推动作用。

   记者:我记得您曾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发展》一文中说:所谓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质上是高新科技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切入……其切入的路径是“技术集成”,而目标是“模式创新”。

   于平:是的。这是我们在多年实际工作中得出的认识,当然我们也借此来理性地指导工作。蔡武部长多次提到我部“文化科技”项目在去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提到《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和《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两个项目对于深化文化建设理念的意义。需要提及的是,自去年“深圳文博会”以来,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融合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前沿的、高端的方面。今年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设类单列,有50余个项目进入“工程”。我们文化科技司谋划、组织的4个项目全部进入,分别是《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网络音乐集成制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基于位置服务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研究与应用示范》和《文化主题展示系统技术集成与其在文化主题公园的应用示范》。去年和今年的6个项目得到过亿元的经费资助。

   记者:凡科技项目的预期效果都必须落实到“应用示范”,因此项目的承担单位也普遍呈现为既有文化事业单位与科技企业的协同攻关与融合创新?

   于平:以《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例,没有这种协同攻关,我们就无法去解决当前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视效、舞台音响等声光电机各控制系统独立设置与协同操作的问题;无法构建演出监督监控系统技术集成、大型文化活动指挥调度系统技术集成及演出效果呈现各子系统协调工作的技术平台。再以《网络音乐集成制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为例,如没有这种协调攻关,我们也很难建构网络音乐创作、演唱、制作、发行、传播、展示、营销及版权交易一体化协调的技术平台,也就难以实现网络音乐服务业向更大规模化、更强集约化和更高专业化的发展。

   记者:这种“协调”体现出既有文化的“跨界创意”和“集成创新”,它已完全不是我们既往文化视域中的“革故鼎新”或“推陈出新”。

   于平:这说明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部门职能,不能仅仅从部门职能的定位去考虑。在现代科技日益深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并成为主导的时代,文化意义的创造往往产生于它的技术表达方式的创造。面对高新科技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切入,面对这种并非“包装改良”而是“商业模式重建”的切入,一定要看到我们正走向一个文化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一体化”的社会,一定要看到没有对技术表达方式的深刻理解就很难有当代意义上的文化创造。事实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不仅是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和新锐表现形式,更在于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图景和人们的生存理念,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惰性接受和惯性理解。

   记者: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动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新的跨越。这个“综合国力”应该也包括“文化整体实力”,这就不能不包括“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

   于平:十八大《报告》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一段明确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这些看起来都是着眼于“提高文化生产力”的。我们知道,生产力的进步是社会变革、发展中最积极、最革命的驱动力量,而当下进步的文化生产力显而易见由于科技进步所催生。这种文化生产力不受既有体制的束缚,并且对那一体制规限的生产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它那通过寻求有效“商业模式”来建构生产模式的做法,虽让人觉着“另类”,却充满“活力”——这个“活力”就是我们的文化建设正由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挺进。我之所以认为文化建设也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的是我们应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上来关注文化建设,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快形成文化企业主导型创新模式。有了这个认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强调当下文化发展动力时,不能不把“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