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哲学的整体来观察,“哲学”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概念。张岱年从哲学的共殊关系上出发,认为“哲学”是一个“共名”。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等都是它的一个“属”,都是它的外延。“哲学”术语源于西方,但“哲学”不等于“西方哲学”。若不从“类”的观点看问题,即使在西方也照样会出现使用“哲学”概念的困境。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近代再到现代,每个时期的哲学都有其不同于前后的一些特征;从欧陆法国、德国到岛国英国,再到美国,不同的地域也有各自的形态。不能说只有哪一个时期的、哪一个地域的才是真正的哲学。
对“哲学”概念的界定,若以哲学家的界定为标准,可谓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哲学的定义。对于马克思来说,哲学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在于成为变革社会的直接催化剂;对于罗素来说,哲学位于宗教和科学之间,它的中心内容,一是关于世界本性的理论,一是关于最佳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说或政治学说;对于石里克来说,哲学是服务于科学的;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哲学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既没有工艺和技术那样的实用性,也不可能具有促发一种历史状态的直接性力量。
摘自:2012年12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