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精品常演不衰的秘密 接地气才有观众缘

中国文化报
2013-02-04 14:25:44

    接地气才有观众缘

   ——舞台精品常演不衰的秘密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近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授牌仪式。秦腔《西京故事》等15部全国舞台艺术精品成为2010—2011年度重点资助剧目,分别获得了100万元奖励。这些作品何以成为代表我国舞台艺术最高水平的精品,常演不衰?记者通过采访,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创新题材征服观众

   “梦既然有,苦就该尝,日子迟早会过亮堂,咬咬牙啥事都通畅,那太阳,一定会照上咱脸庞。”在秦腔《西京故事》中,罗天福这一形象唱出了城市追梦者的坚定和情怀。《西京故事》依靠讲述打工者的故事登上了重点资助剧目的榜首。“社会底层小人物不能被遗忘,他们的生命价值需要张扬。”编剧陈彦向记者表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怀,这部“接地气”的剧目于2011年3月唱响舞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演出250多场。

   和《西京故事》的“接地气”不同,昆曲《红楼梦》则用清新雅致赢得了观众。2011年,由北方昆曲剧院创排的昆曲《红楼梦》首演,这也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和200多年历史的经典小说《红楼梦》首次精彩碰撞。“用昆曲神韵传达小说精神,这是当代《红楼梦》舞台剧创作创新的重要成果。”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季国平说。

   而对于越调《老子》来说,河南省越调剧团让老子告别了传统印象中“半人半仙”的感觉,把他塑造成一个和蔼和亲、可敬可爱的老人。

   从秦腔《西京故事》到昆曲《红楼梦》,从杂技剧《天鹅湖》到越调《老子》,它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诠释经典,用题材上的创新征服了观众。

    演出“神”,找到“味”

   “这部剧就是想一解曹雪芹‘谁解其中味’的那个‘味’!”昆曲《红楼梦》导演曹其敬说。为了追求这个“味”,几位“80后”昆曲青年新秀和魏春荣、史红梅、王英会等梅花奖得主在加盟该剧后,不仅苦读原著,更是每日排演十几个小时,琢磨人物性格。

   在越调《老子》中饰演老子的申小梅告诉记者:“为了把老子这个人物演活,我阅读了大量有关老子的资料,《道德经》更是反复阅读。为演出人物的‘神’,我从台步到腔调都要一点点地拿捏、斟酌。”

   若说排演《红楼梦》、《老子》要求的是钻研典籍,对于排演话剧《郭明义》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来说,要演得好、演得真,只有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该剧主创人员在排演前走进郭明义工作的齐大山铁矿体验生活,与郭明义及其家人、同事在一起生活了两个月。饰演郭明义的演员李跃民时时穿着郭明义送的工服和帽子,模仿着郭明义的表情、动作,以至于在辽宁鞍山演出时,当郭明义本人走上舞台与李跃民一起谢幕时,全体观众既感慨两人的相似程度,更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所感动。

    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能成为重点资助项目,靠的是对瑕疵的彻底消除。”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戴静向记者表示。在保持剧目大筋骨不动的同时,《西京故事》在舞台呈现等方面不断打磨、提升。在2012年初成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删去了部分枝节,使全剧从2小时45分钟缩短到2小时20分钟。

   早在2008年就搬上舞台的《老子》,已经经历了4次大的改动、无数次小的改动,特别是该团分别于2012年4月、6月两次在北京召开剧本修改提高论证会。针对专家们提出的行当不清、戏曲性不强、剧情走向不太合理等问题进行了修改。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更是不放过每一个需要修改的小细节。目前,她们正根据巡演中观众和专家的建议,更加细致地打磨人物,备战今年10月在山东举行的中国艺术节。

   此次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将100万元的奖励,多用于后期的修改、加工、打磨。除了对剧目本身的雕琢,一些剧目的创排方还在体制机制方面有所创新。例如《红楼梦》在排演之前,北方昆曲剧院打破了院团限制,在昆曲界首次举办了“红楼寻梦”演员选拔活动,给了许多年轻演员大展身手的机会。

   引进制作人制也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创新举措。《郭明义》是该院第一个实行剧目制作人制的剧目。“制作人制不仅使剧目制作演出的效率更高,而且提高了剧组演职人员的收入,演员每场演出补贴由原来的三五十元上升至两三百元。”话剧《郭明义》制作人刘晓辉说,这让演员们更加有动力投入表演。

   正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所说:“只有在和观众的互动中,才能实现剧目的提升。”盘点这些精品力作,会发现这些剧目不仅常常深入广大农村、社区、矿区和学校开展惠民演出,有的还走出国门,在英国、美国等地广受好评。

    (参与采写:边思玮、张莹莹、秦毅、袁艳、李雪)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