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变》为柳琴戏创新趟路

中国文化报
2013-02-04 15:01:01

    肖艳杰

   近日,江苏省徐州演艺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苏省柳琴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大型现代柳琴戏《迁变》即将于2月5日在徐州进行首演。该剧艺术地再现出徐州市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确立、推行的关注民生、让利于民、还绿于民的徐州模式,讴歌了当代徐州城乡巨变、山水之美、生态文明。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也名“拉魂腔”。新中国成立后的柳琴戏发展迅速,1979年,一出《大燕与小燕》享誉全国。然而如何以古老的柳琴艺术为载体,展现当今城市发展的时代新风貌,成为摆在柳琴艺术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徐州市委、市委宣传部邀请了国家一级编剧张永和、人艺资深导演顾威及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音乐设计杨乃林等参与创作。这支主创队伍多次赴徐州采风,了解徐州历史,与当地剧团演员座谈,更走访徐州棚改地区的大街小巷,了解政策背后的鲜活事迹。徐州古称“彭城”,作为新中国老工业基地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煤矿能源供应做出重大贡献,因此有“半城煤灰一城土”的回忆。近年来,徐州向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尤以城市面貌的改观为著,“老灰穷”的城市标签变成了“一城青山半城湖”。

   如何将这一恢弘磅礴的城市变迁主题,融入在方寸舞台之上?主创们付出了努力。编剧张永和巧妙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以某个院落中的周、赵两户人家的经历为主线,编织起徐州城建中“棚迁”工程的大故事。其中人物关系的设置独具匠心,既巧妙真实又戏料十足,一个家庭中既有身为饭馆老板坚决反对拆迁的丈夫,又有拆迁办基层干部的妻子;一个院里,既有故土难离的革命遗属,也有急盼拆迁、早住新家的倔老头……这一改传统柳琴戏里“二小戏”或“三小戏”的人物模式。矛盾冲突的展开更注重于人物内心的碰撞与反省。城市的拆迁,不仅“拆”走了一栋栋灰暗破旧的房屋,更重建起一座座光明美好的心灵家园。

   在唱腔方面,传统的柳琴戏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演员起腔、行腔自由灵活,但简单的上、下句不免单调而重复。全剧的谱曲都经过了配器设计,并精心创作出具有交响乐语汇的幕前、幕后及幕间曲,一改柳琴戏音乐上的土气与陈旧,从而使二百年前的拉魂腔变得更流畅,更富于时代性,及堪登大雅之堂的音乐美感。音乐唱腔的成功,为柳琴改良打响了关键的第一枪。

   导演方面,顾威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执导作品既有屡获大奖的话剧《天下第一楼》、《雷雨》、《骆驼祥子》等,又有戏曲作品曲剧《烟壶》、《龙须沟》,京剧《瘦马御史》等。在柳琴戏《迁变》的导演处理上,顾威融入自己多年来话剧、戏曲“两门抱”的艺术思考,在舞台上进行虚实结合的处理,将戏曲的表演元素与演员的内心体验合二为一,从而使这部反映现实题材的柳琴现代戏,既有戏曲的浓郁韵味,又呈现出时代的风貌。

   舞美以逼真细致的实景,再结合背后天幕上远山近树、流水潺潺的大屏幕画面,构成了整台舞台美术大气、形象、细腻、流动的风格;灯光设计根据场上情节发展、人物情绪变化,运用光的明暗、远近、强弱的变化,增加了舞台的诗韵气质;服装设计方面,角色的服装既有浓郁的当代生活气息,又真实中见美感。这些均使柳琴戏舞台上呈现出新颖浓烈的现代气息。

   柳琴戏《迁变》首演之后,还将进行不断的艺术打磨,这不仅是戏曲本身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江苏省柳琴剧院有限公司敢于突破旧的瓶颈,其创新精神必将迎来剧目创作及剧团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