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美等国如何节俭办庆典

中国文化报
2013-02-16 15:13:12

    本报记者  陈  璐   实习记者 樊  炜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发文要求各地“节俭安全办好节日广播电视节目”。由于正值年关,各大电视台的跨年歌会、农历春晚节目等大型晚会及其他庆典活动,成了主要的落实和响应对象。事实上,“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对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民众来说都应是一个值得奉行的原则。在举办晚会和庆典活动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可资借鉴。

   美国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称得上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但其背后还是有很多“勤俭持家”的做法值得称道,组委会的钱,也是要花到刀刃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一向对热歌劲舞不太“感冒”。2002年,为了响应《红磨坊》等歌舞剧的热映,制片人特地邀请主持人乌比·哥德堡排演了一段段精彩的歌舞表演,并为其准备了多套表演装扮,事后却因过于铺张被观众频繁投诉,成为当天最不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此后,奥斯卡上的歌舞表演节目逐步减少,2012年的颁奖典礼更延续了几年来的小规模制作,将所有的歌舞表演全部删掉。大场面的歌舞表演由主持人自拍的搞笑短片代替,很多表演节目甚至直接选择已在洛杉矶演出过的节目,耗时费工的舞台华丽装饰也比以往简单了不少。除此之外,据有关人士介绍,奥斯卡典礼上明星走秀的红地毯并非年年都换,而基本上是隔年一换的。很多前来参加奥斯卡典礼的大腕明星也不忘身体力行“环保”和“节约”,不少嘉宾乘坐绿色环保汽车进场,所穿着的礼服也是租来或者是以前穿过的。

   对于拥有得天独厚文化资源的法国人来说,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运用中更成为一种习惯。比如阿维尼翁戏剧节、阿尔勒古剧场仲夏夜之梦等在各种古剧场里举办的文化活动,就在节省文化开支的同时,将古迹本身的魅力发挥到了最大。这种做法既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而来,又可以用筹得的费用不断保护和修缮古建筑,可谓“节俭办节”的好方法。

   除了延续以前的做法,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法国最受全球关注的戛纳电影节,去年5月也通过减少外围活动的方式缩减开支,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将人们的目光更多地聚集到电影本身。该电影节活动总导演森瑞·弗雷莫表示,以往戛纳电影节有太多的明星秀场和派对,很多小明星都依靠这些活动获取曝光率,外围活动的减少,是再次让电影节回归到电影事业,让人们更加关注电影本身以及演员的表演。值得一提的是,新上任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也以身作则,摒弃前任总统萨科齐那种张扬的就职典礼,代之以庄重简朴的就职仪式。

   去年的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耗费仅有2700万英镑,以“环保”和“节俭”著称,却也凭借“文艺叙事重于恢弘场面”的独特风格,完整展示了英国各时代的代表性文化,收获了不少赞美之声。与此类似的还有南非世界杯的开闭幕式,无论是开幕式上的蜣螂迎宾,还是闭幕式上的大象送客,都以节约、环保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全新的创意和非洲文化的底蕴。

   除此之外,瑞士人的“富而不奢”向来在世界上久负盛名。据从事中瑞音乐交流的崔先生介绍,他去瑞士参加某音乐节时,发现主办方并没有在舞台上搭建过多的硬件设施,而是利用现有的简单设备进行富有创意和符合情境的舞台装置,并更多地使用电脑、影视科技实现舞台的丰富变化。同时,东道主在为大家预订机票时,一般会选取比较便宜的往返机票,宾馆也并不追求奢华,而倾向于选在交通便捷、实用舒适的地方。

    记者手记

   每年这个时候,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庆典、晚会纷纷上马,在丰富了百姓文娱生活的同时,一些拼舞美、拼道具、拼明星、拼大腕的“烧钱”和“跟风”行为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相比那些可以重复播出的电视剧、能形成固定收视习惯的电视栏目等,电视晚会的性价比应该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应景的晚会,在首播和重播几次之后,往往就再也不见天日了。不但很多节目成了“一次性产品”,那些演出后就被拆毁的布景和从此束之高阁的服装、道具,更是浪费得令人痛心。而事实上,花费在那些一到年关就“坐地起价”的所谓大明星身上的报酬,如果能适当节约下来,用到提高节目水平、资助公益事业上,也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央视春晚导演对记者说,奢华晚会和庆典在中国确实有一些特殊的土壤,尤其是对于地方而言,类似的晚会活动具有“搞公关”“打广告”“吸引投资”“展示政绩”等多重功能。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灰色的部分。对于花钱办商业晚会所暴露的“暴发户心态”和攀比心理,以及那些为了讨好领导、给个人捞取政绩而造成的晚会浪费,是一定要大力禁止的。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