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土声音”就是时尚

中国文化报
2013-02-18 14:10:09

    新华社记者  秦华江

   大年初三,一出颇具地方特色的淮海戏《逆子贤孙》,在江苏省沭阳县团庄村村民徐文吉家上演,100多位村民聚在这里看得津津有味。因为戏里讲的是孝道的问题,村里不少老人纷纷把在家的子女叫过来一同观看。

   记者大年初二、初三随沭阳县淮海戏剧团下乡发现,随着村民收入的提高,传统的艺术又成为时尚,并逐步走向复兴,来自农村的“土声音”又有了新的发展天地。

   小戏《逆子贤孙》说的是儿子和媳妇不孝顺老人,老人被遗弃在山上,刚满10岁的孙子知晓后又“偷载”奶奶回家,并告知父母如果再虐待老人,长大后就效仿他们的做法,父母听后自知惭愧,决心改正错误。

   “淮海戏就是我们沭阳人的京剧。”徐文吉说,淮海戏里演的是他们真实的生活,自己花了5000元点了这场戏为父母庆贺,既是演给父母看,更是演给自己和村民看。

   戏剧只有来自于生活才有无穷的生命力。大年初二下午,古装戏《恩娶义嫁》在沭阳县七雄街道道口村吴庄组的一家农户前上演,台前同样被围得水泄不通。台上演的是,地主老爷外出落水,被渔夫救起,老爷寻思报恩,便遣长子迎娶渔夫女儿。怎奈夫人不满,百般虐待儿媳。后来,渔夫女儿的表姐嫁给了地主的次子,婆婆受到表姐“教训”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69岁的村民曹秀芳坐在第一排,看到“婆婆”受到惩罚时拍手称快。“演的是古代,说的是现实,因为它用方言唱,我觉得就是在说身边的事情。谁要是忘恩负义,我估计村民会用剧里的‘婆婆’讽刺他。”曹秀芳说。

   淮海戏发源自清朝中后期的“乞讨文化”,因为用方言演唱,反映群众真实的生产生活面貌,因此在苏北地区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前几年,因受电视、电影的冲击,淮海戏一度低迷。近年来,政府通过送戏下乡等方式加大了对淮海戏的扶持力度,村民可以看到更多免费的淮海戏,让它再度焕发了生机。不仅如此,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村民们又记起了属于自己的戏剧,不少人愿意在庆祝婚庆和寿诞时包一场淮海戏。

   “不少村民家里都有了电视、电脑,但淮海戏这种传统的文艺形式反而更受欢迎,这说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可替代。”沭阳县淮海戏剧团团长王美娟说,因为市场需求旺盛,他们近来把出场费从3500元提升到5000元,演出场次不减反增,这说明淮海戏在民间大有市场,可以说村民现在听“土声音”就是时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