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的“银子罐”

中国文化报
2013-02-19 14:12:20

    本报记者  杨晓华

   我的故乡在晋南。当我描述家乡特色的时候,不能笼统地讲我们河津县,因为即使在河津,汾河相隔,风俗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其标志就是语言。在汾河的北岸,靠着县城的地方被称作“河北”,相反就称为“河南”。形容人,就是“河北的人”和“河南的人”。在“河北的人”眼中,“河南的人”意味着老实、愚昧和落后,而在“河南的人”的眼中,“河北的人”意味着聪明、狡猾和势利。

   在“河北”“河南”之间,有一样情感沟通的信物就是馍,即麦面蒸出的“大馒头”。说是馒头却也不是,因为过年时,蒸出的馒头也有各种花样,比如蒸给小孩吃的是猫、兔、蛇等形状,而蒸给男人的是“银子罐”,蒸给女人的是“梭子”,其含义非常明确,就是希望男的多挣钱,女的多做家务活,以维持家庭的幸福和美满。

   自从我因为上学、工作而离开家乡后,每逢过年,我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信物就变成了“银子罐”。“银子罐”就是在浑圆的年糕上,捏一个罐的提手,然后塞进一个象征孔洞的大枣。2003年以来,母亲想方设法要把这样的“银子罐”转交给我,而我也尽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接受“银子罐”后表明我对家庭的忠诚、对父母的虔敬。

   如今对我来说,“银子罐”已经演化成一种精神的象征,关键不在于金钱和收入,而在于对父母的眷恋和照顾。拿到这样的“银子罐”,我总是心潮起伏。我想,我的父母也一样,他们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儿子对“银子罐”、对父母的虔敬。

   

(责任编辑: )